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课程视域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文化建构策略探讨

2012-12-26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新课程视域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文化建构策略探讨

【论文关键词】课程 高中地理 课程文化

【论文摘要】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的课程文化取向主要在于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强调向生活世界回归和对话、突出合作与探究,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层面进行建构。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对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研究,对丰富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文化价值,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引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的课程文化取向

课程文化是在课程形成、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从文化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从课程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就课程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将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并注重在多样性、个别性中把握课程文化建构的意义,被传统课程文化所忽视的个体情感、意志、愿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在课程活动中,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活的关怀,充分体现人性化本质,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的生命力得以开发、灵气得以展现、精神世界得以张扬。这些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关注。

2.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

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融自然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优势,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社会精神的和谐发展,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使科学人文性成为新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强调向生活世界回归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目标上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的对话与沟通。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生命体验成为课程文化的中心,沟通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联系,使学生重新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体。

4.突出对话、合作与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学不仅需要单向的灌输,更需要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内化,实现主动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过程中知识的有效建构,强调通过对话、合作、探究形成学生积极学习的意愿、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的能力、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二、新课程视域下的课程文化追求——走向人本

1.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理想新追求,具体地说就要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课程和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存在;第二,为学生发展服务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就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允许学生在发展共性中保持个性,在统一性中保持多样性。学生的发展在速度、程度、水平和方向上的不同,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第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求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把学生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发展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今天学习的快乐,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发展。

2.确立为了教师发展的课程文化观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课程改革关键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确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需要我们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变革。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关注教师行为的变革就是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引导老师成为积极进取者、终身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3.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统一的课程文化观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包含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和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学生的发展就成为空话;没有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为师生的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条件和平台,师生的发展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和状态。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三、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建构策略

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层面上进行建构。

1.确立多元取向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