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12-21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

论文摘 要:合作与交流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展思维、深化认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课堂中的主体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后,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不但大大削减了教师的权威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课堂上注重互助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学习,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但是纵观新课改以来的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实施合作学习又存在着摆空架子、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操作中教师存在着很多误区,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违背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合作学习目前大都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低效状态。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征

合作学习是通过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展开合作,积极发挥群体功能来提高个体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一定教学目的任务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能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奠定基础,组间同质能为不同小组创造公平的竞争的条件;(2)分割任务,结果整合。课题先由各小组分担,然后全班汇总,小组在学习内容和结果上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资源的合理共享;(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在合作学习中,每小组的成员都自己努力去独立完成任务;(4)公开竞赛,合理比较;(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合理分工和定位不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秩序井然,又能充分协调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三、高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对策

1.分组合作要合理

依据合作学习理论,采用异质小组的分组办法,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是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纪律等,把学生从高到低分为六级,然后再从每一级中任意抽取一个学生分配到一组内,小组成员每隔半年或半个学期调整一次。必须选举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与分工。原则上同学之间的能力要具有互补性。

2.学习目标要明确

每次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要明确合作目标。目标过程要由老师来完成,学生来明确,这样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人目标。

3.教师导学要重视

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可或缺,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反复灵活地依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引导,包括思想和合作技能的指导(四会:会组织、会倾听、会质疑、会分享)、知识的指导、能力与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历时思维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情感能力)。

4.准备资料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