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试谈

2012-12-18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试谈

论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 汉语言本科专业 课程设置 设置原则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地提出不足、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的日趋完善。本文就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原则:整体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并做了简短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人才市场对汉语言专业人才,尤其对高学历、高素质的汉语言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期班和进修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新形势,在高等学校开设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实有必要,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这一领域的研究,现今显得尤为重要。

1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的回顾与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经历了半个世纪。这期间经历了三个转折点: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创始、确立及发展。时至今日,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虽日趋成熟、完善,但我们还应意识到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195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政府首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换留学生的建议。1950年9月,清华大学按照教育部指示设立了汉语培训班,全称为“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1年1月,专修班33名留学生全部正式上课,教材是《国语入门》改编。这是我国为留学生设立的第一个汉语班级。自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南宁育才学校附属中文专修学校、桂林中国语文专修学校。这些学校的成立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总结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标志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确立。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0年代初期和中期,北京语言学院成立并接受了3000名越南留学生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预备教育。

1975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试办以外国留学生为对象的汉语言专业,当时的专业名称为现代汉语专业,学制三年(包括一年级)。197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该校设立现代汉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在一年级汉语预备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三年专业教育。1978年现代汉语系正式成立,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这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创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及足够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曾经选择中国概况、中国历史讲座、哲学、汉语概论、报刊听读、古代汉语、翻译、汉语概论、文言虚词等对汉语水平要求较高的,作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主要课程。

到了80年代中后期,经历近10年探寻和摸索,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日趋成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逐渐规范合理。按照课程内容的性质,现代汉语专业的课程大体上分为四大课程:语言课程、语言知识课程、文化课程、兼具语言课程和文化课程性质的语言文化课程。

2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汉语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所需求的能运用汉语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本科学历课程。因此,在设置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应考虑以下原则: (下转第109页)(上接第84页)

2.1 整体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