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2-12-17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和主体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从交往实践的视角来剖析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还存在着丧失主体、疏离生活世界、缺失交往等弊端。本着改变价值观教育现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宗旨,本文基于交往实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交往实践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 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使世界普遍联系,科技及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保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实现历史形态更迭的动力机制。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一个普遍的总体性范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三个层次,而物质交往即交往实践,是多极主体间物质交换过程,构成了精神与语言交往的基础。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一起构成生产方式、生活世界和社会存在,可以说社会存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交往实践。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积极扬弃和超越以往哲学在实践观上的种种偏颇和二元对立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对全部历史发展和人类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洞见和整体把握的基本理论尺度,也是马克思的基本方法论之一。

将交往实践观引入到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助于转变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更有助于反思传统的单向性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依据,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

在以主客二分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现代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我们把实践理解为“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在这样的实践观指导下,我们认为: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用对待“物”的主体改造客体的“主体——客体”模式来对待人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活动情境中,教育主体和教育主体之间以共同教育客体为中介,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系统而实现的一种以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交往实践活动。

1.科学地反映了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实现了个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

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但学生不是教师改造的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他的发展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所以,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构成他们共同作用的客体。其基本结构是“教师——教育内容——学生”,即“主体——客体——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发生两种关系:一是与教育内容之间的“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环节,学生在认识和改造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建构了自己。二是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教育内容为中介而建立的“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和改造不完全是自发自主的,他还要受到教师对教育内容的调节和影响。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也发生着两种关系,即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和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对教育内容的对象化活动和师生之间的主体交往活动浑然一体,教师和学生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是在交往关系中进行的,师生间的交往关系又是通过他们与作为中介客体的教育内容的对象化活动结成的。在交往实践的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作为主体,不仅表现在与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认识关系,还表现在交往关系中受到其他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制约,发展主体间性,实现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

2.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精神实质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经由交往对话、真诚沟通而达成的“共识”。无论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还是从其表述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都凸显了以交往沟通、尊重差异、共识谋划、和而不同为基本理论旨趣的交往实践理性。

其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机理来看,交往实践始终贯穿其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蕴含着交往实践的过程,其形成既包含与现实的交往对话,也包含与中国传统思想、其他社会思潮的碰撞和沟通。

一方面,伴随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改革逐渐由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向文化方向纵深。文化层面的改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位一体’的传统社会文化结构解体,以及不同层面文化的多元流动;二是社会转型期主导性社会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和多种文化精神并存。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态势。我们迫切需要与现实交往和对话,并通过重塑与呈扬一种核心价值来对多元的价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对价值之间的冲突加以调试、缓和与避免,从而既能在价值多元的态势中找到某种价值共识,消解价值相对主义、价值怀疑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又能通过一元核心价值观主导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新价值体系的构建,使多元价值取向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引领下,朝着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