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现状调查及作弊原因

2012-12-14

导致学生作弊的学校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核方式的不合理。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期间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一些公共通识类课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专业课、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和兴趣的任选课。这一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就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但很多高校还是以卷门面考试为主,这与中学是相似,可与中学不同的是,每门课程只有期末时的一次考试,颇有点“一考定终身”的意味。我们都知道,考试在学校中的最主要功能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现在的高校中不能像中学时那样通过多次考试来考察,一次期末考试的小小一张8K试卷中题量有限,但所承载的东西却太多,导致很多学生将精力花在了这一学期一次的关键时刻,而对平时的重视不够。

其次,教师的纵容。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纵容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是指授课教师,很多授课教师上课时只管自己上课,既不管学生有没有懂,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更不管学生有没有到,只自顾自讲完就好,考前未免考试成绩太难看,不是降低考试难度就是在考前复习时给学生划所谓的重点,更加助长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风气。另一方面是指监考教师,很多监考教师很尽责,考试开始前宣读考场纪律、考试中途认真巡考、考试结束时分工收卷,但也有部分监考教师仅将监考当做额外任务,在考场里看书、玩手机、批改作业、聊天,甚至经常性离开考场,还有的监考教师怕学生作弊受处分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在作弊的学生选择仅仅只是制止或视而不见,而不会将其抓出来,让其结束考试接受处分,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

最后,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唯一的思想教育平台也只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政类课程,这类课程由于是通识类课程,很多教学内容偏理论性比较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类课程只集中安排在大学前两年,后期就不再有这类的教育。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应该是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光靠个别几门课程中的浮光掠影式的提及,或到了考前再宣传教育是不够的。

3.2.3 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功利意识不断的增强。种种社会上的不诚信观念和行为,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越来越薄弱,思想观念越来越功利;使得大学生在遇事做出选择和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问题,在自身利益有保障的前提下才会去考虑社会道德规范,而如果有新的利益诱惑时,容易放弃原有的道德倾向而选择错误的道路,学生作弊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在被问到“如果有一次对你关系重大的考试中有作弊不会被发现的机会,你会选择作弊吗?”时,过半的调查者选择了认同。由此可见,当考试作弊利益大于作弊成本时,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原有的道德倾向,选择作弊。由此也可联想到日常的期末考试中,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也有一定原因在此。

可见,作弊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学生个人的一种行为,它的形成是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的。在分析作弊行为的成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来自各方面的原因,才可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作弊行为。

4.结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考试更是每个大学生应遵守的基本准则,了解考试现状和作弊原因后,如何让学生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作用下做到诚信考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