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现状调查及作弊原因

2012-12-14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现状调查及作弊原因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元培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状况的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认同考试诚信非常重要,但反对作弊的态度不坚决;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且作弊手段多种多样。而引起作弊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既有学生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主要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论文关键词】考试诚信;考试作弊;诚信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人们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精神财富欠缺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诚信缺失”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在校园中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独立学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一问题。本文旨在调查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的现状,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以期对制定相关诚信考试教育策略有所帮助。

1.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现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随机抽样,分别在元培学院各系中获取样本,了解独立学院学生考试诚信的观念、态度、行为和结果的现实状况。

1.1 学生对考试与作弊的态度

首先,人们普遍认同考试诚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考试能体现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个人品格学习中的一种表现。但从被调查者对考试作弊的看法也可以看出,人们虽认同考试诚信重要,但反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却并不坚决。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考试作弊的看法,完全反对作弊,对作弊“深恶痛绝”的只有23.8%;虽然看不惯作弊行为,但是“无可奈何”的人占33.3%;18.7%的人持中立态度,觉得要“看具体情况”;而表示“可以理解”的高达24.2%。作弊是一种不诚信行为,它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也是个人品行的一个污点,更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否定。可还是被近43%的被调查者认同,认为这种行为可以被理解或应该要看其具体情况再来做决定。由此可见,对于反对作弊的态度很多人并不非常坚决,选择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1.2 了解考试纪律和作弊后果,仍有知法犯法想法

随着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各院校都对考风考纪和作弊处罚作出了明文规定,并通过教师的课内教育、辅导员(班主任)的课外指导和监考教师的考前声明,加强了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意图让他们“知法、懂法、敬法”,抑制作弊行为的发生。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校的宣传教育比较到位,被调查者对考试纪律和作弊后果的清楚程度都很高,在是否清楚考试纪律这一问题中,回答“清楚”的占79.7%,“一般”的有16.1%,“不清楚”的只有4.2%。对作弊后果的清楚程度分别是76%、16.3%和7.7%。

虽然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非常清楚考试纪律,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作弊违纪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分,但是还是有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铤而走险动了作弊的念头并将之付诸行动。由此可见,对纪律和处罚的清楚认识并不能阻碍“冒险者”继续作弊,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知法犯法”。

1.3 支持作弊应受处罚,对严惩却不以为然

当今高校校园中作弊之风屡禁不止,为了遏制这一风气,给作弊者和想要作弊的学生以示警,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考试作弊处分条例,轻则警告、记过,重则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对于这些处罚,学生们又是什么态度呢?

调查显示,认为应该处罚的有95%,可其中仅有27.8%的学生认为应该从严处分,更多的学生(67.2%)认为只要不让其作弊课程影响自身利益和公平性即可,即只要将作弊课程计为零分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其进行处分,以免影响其今后找工作。比这更“宽容”的学生有5%,认为不让其继续作弊就可以了,没必要“赶尽杀绝”。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作弊处罚,很多学生(72.2%)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只要阻止其作弊,小惩大诫即可,没必要危害到其今后的发展,他们不懂得,对作弊者的宽容,就是对自己权益的严重侵害。

2.学生考试诚信的行为

2.1 作弊行为屡禁不止

尽管学校制订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处罚条例,考前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当被问到“您是否有过考试作弊的行为”时,回答从未作弊的人68.2%,偶尔作弊的人30.3%,经常的人也有1.5%。由此可看到,有近三成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其中还有一小部分的人经常性的作弊。

2.2 作弊手段多种多样

校园中平时考试作弊的手段虽不像社会上的作弊方式那样高科技,但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夹带小抄、在桌子或考试用品上摘录考试要点、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携带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利用通讯设备收发考试相关内容、偷看他人试卷、互换试卷甚至找人替考,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调查后发现,被最多人采用的是“夹带”,占了27.1%;其次是偷看他人试卷,采用的学生有24.1%;使用最少的手段是找人替考,只有3.5%,毕竟这不仅找人困难,而且也要防止被人认出来,实际可操作性不高;互换试卷也很少,只有4.3%;其他手段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交头接耳互打暗号8.4%,使用电子设备(含通讯工具)13.6%,为同学作弊提供便利13.3%,还有5.7%的人选择了其他。

3.原因分析

从被调查高校学生考试诚信的现状来看,导致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总的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3.1 主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