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思政理论课中影视教学法的科学运用

2012-12-12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思政理论课中影视教学法的科学运用

论文摘要:合理运用影视教学法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但影视教学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内容选择、时间控制及与理论教学关系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要使影视教学行之有效,就应扬长避短,要求任课教师围绕教学大纲精选内容;注重材料的思想性、实效性及科学性;处理好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并搞好影视教学资料库建设。

论文关键词:影视教学;科学运用;教学效果

一、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方案对“基础”课教材进行统编,统编教材内容精炼,集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为课程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改革教学方法是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多年的实践证明,“三观”教育及道德、法治观念的深入,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理论课教学中,要特别提倡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时代气息”。影视教学法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影视资料进行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知识面狭窄的不足,“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又能促进他们活跃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影视教学往往具有故事情节,更容易打动人,学生在观看影视资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可以填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基础”课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影视教学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影视教学法具有自身的优势,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若应用不当,也会出现问题,导致教学手段与教育目标的背离,影响教学效果。

二、“基础”课影视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基础”课影视教学中,有些教师本末倒置,不能正确处理好影视教学法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注重影视教学资料与教学内容的关系。1、影视资料选择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与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对比、选择,不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及资料的多样性。例如,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思想道德方面,还是法律基础方面,个别教师在影视材料上,都选择播放“今日说法”这一法制栏目,使“基础”课课堂成为普法专栏,不仅影视教学材料不够切题,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所有的教学内容,同时材料选取的单一,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厌倦,达不到影视教学的目的;2、影视资料的选择不负责任的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对具体内容是否与理论教学的主题相符、是否对学生的“三观”教育有帮助、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等方面考虑欠缺。只一味地迎合学生轻松、快乐的要求,不加选择地播放搞笑片、动画片、功夫片,甚至恶搞视频,等等。使影视教学趋向媚俗、庸俗化,无益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更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个人修养。

(二)不注重影视教学材料与学生成长阶段的关系。在影视材料的选取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阅历、常识、情感发展阶段等等。其内容虽与教学内容相关,但由于以上原因,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影视材料成为课堂的负累,背离了影视教学的初衷。所以,在影视材料中,主人公的身份角色非常重要,应尽量选取与学生身份、年龄、经历、情感发展等相关的影视材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情入理,深入学生的内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影视材料的选取上,也应结合学生的心智成长,选取“难易适中”的材料,例如,在培养法律意识的教学中,选取已成为常识的法律案例,学生在一开始便知道结果,这便达不到激发好奇、引发思考、提出质疑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不能正确处理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影视教学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强化教学内容,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但若不能合理分配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对影视教学材料不加剪裁、随心所欲、时间过长,便会使理论教学比例大大压缩,二者本末倒置,不但打乱正常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极大地偏离了影视教学的初衷。内容倘再选取不当,便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思考维度与教材的相左,这点是值得引起关注的。

除时间的掌控外,在影视教学中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也至关重要。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会看到,个别教师在播放影视材料前不对学生做任何引导,只一句“下面我们看某某片子”,学生在毫无预设、铺垫、质疑的情况下盲目的观看影视材料,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看的目的是什么。而在“看片”之后,又不能联系教学内容对“片子”内容及时作出梳理和分析,使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教学目的轮空。在影视教学过程中,倘若少了事前的问题、目标和任务,事后的深入分析、讨论,“看片子”便沦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休息”、“消遣”方式。从“片子”本身发现不了任何问题,引发不了任何思考,甚至引不起情感的涟漪,如此影视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基础”课正确运用影视教学法的对策

针对教学实践中影视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其在“基础”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选影视教学内容,教师应重视影视教学资料与理论教学内容的契合性。教师必须牢牢记住:一切教学手段最终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就“基础”课而言,所有的教学手段包括影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观,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和法律基础,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而,在影视教学材料的选取上,始终应以这个目的为中心,将其作为资料筛选的指南和方向。

围绕教学主题精选与此相契合的影视教学内容是保证影视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而如何才能做到精选?一要做到“熟”,即熟知教学主题,熟知影视教学材料。一个主题有多个影视资料可选择,一个影视资料可以反映多个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除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还要尽量多的观看相关影视材料,并能够对影视材料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解析,只有如此,才可做到精选。二要做到“深”“新”结合,即高度关注影视教学材料的思想性、时效性。“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相当的思想性和敏锐性,要求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因而,其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便不能固步自封,几十年如一日,不思改进。在此基础上,要做到“深”“新”结合,便要求授课教师大量的阅读,经典文献典籍、名师名作、思想前沿、党政方针等等,只有这样,才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达到应有的思想深度。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选取当下发生于国内外的大事要闻,将其引入课堂,一方面扩展学生视野,不使其与社会脱节;另一方面细加引导,并对这些影视材料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考虑周围事、周围人,养成自觉的思考习惯,真正达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二)“量身定做”影视教学内容,即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选取与学生成长阶段相应的教学材料。本着“因材施教”的方针,综合考量大一年级学生的年龄、阅历、思维、情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选取深刻但又不至于使其茫然不知所措、理性但又不至于使其失去兴趣、新颖但又不至于使其流于恶俗的影视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不挫伤其积极性的前提下激发兴趣、引起好奇、引发思考,达到理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