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启示

2012-12-06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得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启示。

论文关键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教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政府结合自己国情,在国家建设中较为成功地协调了不同民族所固有的不同价值观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各种族一致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它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间,创造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奇迹,被誉为东亚现代文明的典范。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魂,而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价值观念冲突的问题突显。因此,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借鉴他国有效的价值观教育经验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增强我国的国家凝聚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已成为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以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宗教、语言的新兴国家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开放社会为背景。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新加坡实行共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缘由。那样的国家‘将难以抵御天灾人祸,最后必然走向瓦解和崩溃’。李显龙也认为,“我们须谨慎观察,即使风暴已经过去,危险还是存在的,而我们接下来可能会面对更多挑战”,如果我们不忠于我们的共同价值观,我们就会失去政权。新加坡领导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敲响了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警钟,加强共同价值观教育成为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一)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不致使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这是最高的层次,是以前两个层次为基础的。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前述两个层次的目标都只是手段与方法,第三层次的目标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上注重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加坡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传统东方价值观进行不断的解释,使它能够随着时代的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从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到“共同价值观”的提出都是新加坡学校核心价值观对本土既存的东方文化进行扬弃,改造成符合新加坡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需要的形式。

(三)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化与灵活性

1、文化传递法。这种道德方法就是通过文化知识的教学把人类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

2、价值澄清法。这种方法分为五个步骤: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然后做出选择;珍惜并愿意公开做出的选择;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3、移情训练法。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忠恕”的道德修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设想,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

4、道德认知发展法。这种方法通过讨论道德的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