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女生群体的安全教育对策初探

2012-12-06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日常管理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必将有助于整体教育效果的提升。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对特殊人群(经济或学业困难、身体疾患、单亲、孤儿)的关注,要采取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并扭转其不良心态,减轻负面情绪。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并不断教育、感化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灵,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针对女生特点,系统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调节的简单方法,使女生们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能力。[4]充分发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寻求心理疏导,并把心理咨询视为个人保健的重要一环。

对于大一女生要积极引导。在报到之初即开展入学教育,举办校规校纪、成人成才讲座,使学生尽快完成角色定位。召开班会、宿舍会,加强相互了解。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做好隐患排查工作。高年级学生面对恋爱、就业等问题,心理困惑较多,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心理疾病预防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关注,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校—家—社心理健康互动合作制,由高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心理问题专业性强,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家庭和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要及时与心理异常女生的家长沟通信息,并借助社会力量协助做好心理保健工作。

5.组织女子自卫防身术培训

自卫防身术是一种抗暴御侮的搏击技能。虽然我国一些高校开设了类似课程,但依旧方兴未艾。

出于对学生的责任,高校应投入经费开设女子自卫防身术培训课程。做好前期宣传并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三大部分:理论知识、暴力防范技能和身心素质。理论知识部分应包括格斗理论、暴力防范知识、犯罪心理、人体解剖知识、健身知识;暴力防范技能应包括身体格斗技能(远、近战技术、贴身格斗、特殊格斗、地面战)和非身体防范技能(防身器及语言的运用);身心素质则包括心理素质(一般包括果敢性、自尊、自信心以及自我效能等)和身体素质(力量、速度及灵敏度)。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