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2012-12-05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自己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感想。

一、对探究内容的思考

拿什么作为学生的探究对象呢?这是我在实践研究的初期最先思考的问题,所幸的是我们今年开始使用的教材和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许多可供参考的题目,这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如在讲“字母表示数” ,我采用了如下的情境:

用火柴棍摆正方形;

1)摆一个正方形用几根火柴棍?

2)摆两个正方形用几根火柴棍?

3)摆6个正方形用几个火柴棍?

4)摆100个正方形用多少根火柴棍?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火柴棍摆正方形为切入点,摆火柴棍,学生在课余时间玩过,到问题出现时,学生感到亲切,学生便可主动的动手实践,操作。从而一步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表达这个规律,就需要引入字母。这样很自然的完成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任务,并在此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能力,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是探究的好素材,这是我刚开始尝试时的想法,为此我还经常从报刊、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上选取一些合适的素材,改变一下方式呈现给学生,我发现这些素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实践的和思考的深入,我感觉可供探究的未必一定是来自生活实际的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来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样能够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成为探究的素材。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实探究可能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将学生看成学习数学的主人,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相信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把一切交给学生自己,使他们有更充足、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能真正自己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

观念的转变使得我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起来,探究从此不再是课堂的锦上添花般的点缀,比如,在讲反比例函数时,在介绍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后,让学生在本上画一些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通过解析式、列表、图像三方面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共同的交流,使学生观察出:解析式中两组之间k有正有负;通过列表观察出点成中心对称,从而图像是关于远点成中心对称的;通过观察图像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样由学生自己画图,自己观察,共同探究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的相关性质。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会探究呢?我认为应引导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我要想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要怎样做?有了困难应怎样解决?完成探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就需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广泛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的观察、比较、动手实践,大胆猜想,如“你有什么发现”,“你试一试”,“你得到什么结论”等。

第二,教会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动手做科学,根据日常经验和以往的学习基础进行合理的推理,进行自主探究。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解答方案。

第三,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是减少困难,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方案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他人共享,同时聆听别人的意见,来比较自己方法的优劣,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第四,教会学生在探究后,及时进行反思,在解决此问题中,我们又到了那些知识,用到了那些方法,使之成为宝贵的经验。在学生之间交流完后教师将上面的结论总结为定理,引导学生反思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的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有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