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课堂后的教学反思

2012-11-27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当一堂数学课的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也许你会这样问自己: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在我的这节数学课中.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还有什么没有掌握?下堂课要给学生强调哪些知识?

可能很少这样反思:这节数学课上.我的学生们学得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也得到享受了吗?其实这里面折射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前者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将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场所.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后者更为注重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主体.在课堂上的真实生存状态,.追求的是师生真实的生命成长.这是我上了两堂同一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课,在对比中给我的启示.

状态一:学生有参与热情吗

在复习引课环节,案例A的进程如下:师: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当时我们的做法是度量.撕角等方法,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四边形,五边形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案例:师:大家知道吗?边数最少但作用不容忽视的多边形是什么吗?那你还记得这个多边形的哪些知识?生:三角形!还能回答出边,角,顶点,以及内角和等一系列知识.紧接着利用电脑大量的演示生活中的多边形的美丽图片,最后把图片定格在2008的奥运场所水立方上.通过这幅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想学习多边形的欲望,为什么这些多边形可以拼凑的如此天衣无缝,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边形的世界吧!紧接着便用三角形的知识引出了多边形的边角以及内角和的定义,学生的接受效果比第一种更主动更直观.

分析:同样是在启发学生展开对旧知识的回顾,案例A采取的办法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一案例B则是一上来就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是引课,在案例A中多少有点显得冷冰冰的,而在案例B中,却经过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变的炙手可热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并且这样处理的好处是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在“复习引入”环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基调奠定下来,真正打人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契机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没有认识的欲望.实质上就没有智者.”在对教材(更确切地说是学生学习的素材)的处理中.如果教师能大胆地打破一些“陈规陋习”多一些匠心,多一些创造性,多关注一些学生身边的真实事物,化枯燥为生动,化干瘪为丰满,化呆板为有趣,自然地就能引发学生的积极需求.极大地拉近书本数学与生活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习素材在积极情感中升温,学生便能放飞现实的翅膀.流露渴望的目光.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便会更自然、真切一些.

状态二:学生在主动体验吗

在经过上面的环节后:案例A:1.教师提出要求:①请同学们画冉任意四边形,求出它的内角和.②同桌说说,你们用了哪些方法?2.学生在教师提出的要求下进行操作,并进行交流、汇报.3.组织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五边形乃至n边形的内角和.案例B师刚才你们看得那些图片过瘾吗”生:不过瘾。师:既然不过瘾,那么现在你们就得自己动手探索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以便学完以后自

己可以设计一个同样漂亮的场馆,你们想从哪个多边形入手啊?学生回答四边形.然后纷纷动起手来,折的折,度量的度量,分割的分割,拼凑的拼凑.片刻工夫之后,学生拓展了自己的结果。

分析:案例A中的新课展开,是在教师的一番指令下进行的.仔细一回味.学生的需求似乎并不是很强烈,只是在完成老师的任务,其体验没有发自内心!案例B中.一句“过瘾吗”恰如其分把握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让操作活动成为一种有趣的游戏,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下.学生的活动热情和主动探索的心理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把操作、体验、探索当作一种乐趣.在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时.同样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