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2012-11-21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利用物理实验、生活事例、多媒体技术等创设中学物理情境,能更好地展现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由于课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地学习。

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用实验、生活实例及网络课程资源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比起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积极作用,而物理实验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具体、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成功地设计和演示实验,对于成功地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我在讲“大气压强”内容时,我通过演示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及瓶口吞鸡蛋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特别是“瓶口吞鸡蛋实验”,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点燃一张纸放入广口瓶中,把一个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缓缓地被吞入瓶中。学生看了这个演示实验后觉得非常有趣,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这就为学好“大气压强”的内容创设了一个佳境。

又如,我在讲“惯性”内容时,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将一杯水放在讲台上,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提示学生注意,当用棒击打塑料片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好奇的目光集中在鸡蛋上。我举起木棒突然向塑料片打去,啪的一声,塑料片飞了出去,鸡蛋却落入杯中,学生看完实验后都感到非常震惊,同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制造出紧张、惊险的气氛,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住,对观察的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正确的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通过计算机集文字、图表、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它的直观性、交互性、智能型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更形象地听取与教学相关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及原理,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解“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这一节内容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听到水流声,能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电的情景,使没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认识水电站的运转过程。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而且还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多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将学生置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提高;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历史故事、新闻等事实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许多新的发现在历史上有着特定的地位,在科学发展中起过特定的作用,科学家为此曾付出大量的、艰辛的劳动。

例如,大气压的存在,浮力、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等,这些事实与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可以使物理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又如,在“阿基米德定律”展开之前,首先以史料设计教学情境,介绍“曹冲称象”这一有趣的史实,并根据“曹冲称象”揭示船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与石头重之间的特定联系,由此为阿基米德定律教学展开奠定了情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