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印度政府对弱势群体义务教育的管理

2012-11-21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摘要:普及义务教育是印度进入新世纪后,在教育领域里着力解决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基于社会进步的考虑,更是关系到印度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长远利益。文章从法理层面、制度层面和具体措施层面对联邦政府管理社会弱势群体义务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简要说明教育成效的基础上,重点从教育对象的历史来源、预留份额与独立选区的溯源与争论、弱势群体青年珍惜教育权利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解释和讨论,最后讨论了弱势群体接受现代义务教育后产生的社会影响。

论文关键词:印度;弱势群体;义务教育;种姓制度

印度共和国自1947年8月15日独立以来,在“科技兴国”思想的指导下,非常重视国民的教育事业,积极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义务教育普及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着重对当前印度社会弱势群体接受的义务教育状况进行梳理和追因。

一、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义务教育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形式,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并要求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制度。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发达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较早,已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实施义务教育。

目前印度实行的是自1968年《国家教育政策》(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及其《十七点决议》实施后形成的“10+2+3”学制,即普通教育10年制,高级中等教育2年制,高等教育第一级学位阶段3年制。其中普通教育包括8年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前2年。“印度《宪法》规定8年的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

1986年印度《国家教育政策》和后来出台的“行动方案”指出,优先发展并普及义务教育。女童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是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

印度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其普及现代义务教育难以回避而又举足轻重的一个对象。在印度,弱势群体是指社会落后阶层,或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包括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生活在山区、部族地区、城市贫民窟及其他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居民。全印度6~14岁儿童有1亿9300万,其中表列部族儿童有1600万,占了8.3﹪。虽然因为统计渠道不同而得到的数据互有出入,但是一般认为,弱势群体的人数在印度总人口中的比重占到50﹪以上。印度社会的弱势群体中6~14岁从未上过学或已经辍学的儿童有很多。

二、政府对弱势群体义务教育的管理状况

1.弱势群体接受现代义务教育的法理依据

印度《宪法》承诺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公民“都不得以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点等为由,而被排斥于公共场地设施等的使用之外。”第46条规定:“联邦应以格外关怀的方式提升民众弱势群体的教育与经济利益,并且应该保护他们力避社会不公正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剥削。”第330条、332条、335条、338条至342条以及宪法的第五章、六章都是为载于第46条目标的实施而采取的重点举措。为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充分享有这些利益,这些条款必须得到完整地实施。

在义务教育立法上,联邦政府于1950年在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中对义务教育做出了专门规定,指出“用十年时间为6~14岁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印度第一次把“免费与义务”写进宪法。随后联邦政府制定多部有关义务教育的全国性报告和政策,并把教育发展的规划纳入到国家的五年发展规划中。

2.政府针对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具体举措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为弱势群体接受优质的现代义务教育采取了十项措施。

(1)尝试义务教育的办学权力下放新举措。印度实行的是中央和各邦共同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一个显著的进步是地方分权制的尝试,关注重点从教育落后的邦转移到教育落后的地区,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强调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的制定。例如1992年出台的《国家教育政策的行动计划》和印度“八五”计划都把“县”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划单位,并提出了“县初等教育计划(District Primary Education Program)”的设想。

(2)实行一个更广阔、系统的非正规教育方案。印度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于1974年首次提出实施大规模的非正规教育规划。自1978年开始有组织地开展非正规教育,其实施机构称为“非正规教育中心”。此类中心主要由民间机构和村潘查雅特(Panchayat,现代印度农村的一种自治组织)组建。它的运作经费通常是由中央和邦政府平均分担。1979~1980年度开始在九个教育落后邦(安得拉邦、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北方邦、中央邦、查谟与克什米尔邦、拉贾斯坦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实行“非正规教育计划”,它们的失学人数占全印度的75﹪。这样,校外儿童就能够接受适合自身需要的具有相当水准的初等教育。

(3)推行“黑板行动计划”。“黑板行动计划”(Operation Blackboard Plan/Scheme)是调和“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观念斗争的产物。“它试图通过改善社会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来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使中小学校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发挥更大地作用。在增加个体受教育机会的同时,还能促进整个社会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通过公民教育的提高促进教育的发展,以加速实现社会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在社会—教育—个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该计划是在1980年由印度女教育家依莫尔(Elmore)提出。印度政府在1987~1988学年开始实行,旨在解决正规小学的最基本设施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保持率和学习成绩。

(4)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足够数量的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1985年全国教师委员会指出:“为了克服农村地区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短缺的问题,有必要在这些地区兴建各种住宅区,并提供各种特殊津贴、奖学金或其他鼓励措施。”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指出:“教师的地位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没有谁能凌驾于教师之上。”“教师培训计划”(Shiksha Karmi Project)的对象是拉贾斯坦邦的边远并且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村,旨在从数量和质量上改善这些村的所有6~14岁儿童所接受的义务教育。重点在于对当地能力欠缺的教师提供特殊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正式教师。

(5)资助“全国初等教育营养资助计划”。“全国初等教育营养资助计划”(National Program of Nutritional Support to Primary Education,即“免费午餐计划”,或称为“学校膳食计划”)在1995年8月开始实施,成为中央政府对邦政府的最大支持项目。该计划为上学的小学生提供必需的营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入学率、保持率和出勤率。其做法是要为全国所有1~5年级小学生每天提供有营养价值的100克免费熟食。2006年政府为此拨款增长了80﹪,达到301亿卢比,为各邦学生的正常入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实施“预留政策”,设定预留名额。“预留政策”是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国营企业和教育机构(主要是重点大学和中小学)内,给予表列种姓15﹪、表列部族7.5﹪和其他落后阶层22.5﹪的预留名额。独立后,印度废除了不可接触的阶层,并在教育机构和教育行业中留有一些职位给社会弱势群体。这种职位的预留,最初只想实行10年,却一直实施到现在。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度一方面在努力为社会平等和消灭社会等级而努力,另一方面却由于被归入弱势群体所具有的好处而促进了种族意识的不断增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种姓之间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