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

2012-11-05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 知行分离; 原因; 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1]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 “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上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没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没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浅薄”。而大学校园里,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武打、言情、凶杀为主的书刊,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这种文化失范现象促使极少数大学生生活畸变,精神空虚,文化审美异化。

第三,在道德立场上,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有完善人的人格。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礼貌”等优秀道德品质,但自身在行为层面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数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遵守社会公德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大意义,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慎独”、“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第四,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以义为本。然而,不少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表现在:一是行为价值功利化较为明显,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枪手”。[3]

此类现象与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极不相称,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突出问题。

二、 现时期高校德育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道德本身的特性使然

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难以实现。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和行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对道德行为起支配和调节作用。道德行为则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中介。道德行为是在知、情、意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这个过程需要主体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扰。因此,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作为知行转化内部条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必将使道德知行转化出现困难,从而使道德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

(二) 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教育因素

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刺激了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的蔓延。主要表现在:①德育的地位有待提高。在不少高校,德育被当成了“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成了人们讽刺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②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工作注重强调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忽视运用道德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受教育者对道德的理解不能深入到行动层面;在内容传授上,过分重视先进性道德的提倡,忽视宣传广泛性的道德要求,以致部分大学生感叹德育“可敬而不可行”。③德育方法创新不够。传统德育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在工作中命令主义和单向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④德育评价不对路。许多高校在德育考核方式上只强调“知”的评价标准,忽视甚至几乎没有“行”的评价指标,容易使学生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进而造成知行一致目标无法实现。⑤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适应。“‘用崇高的理想激励自己,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7]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与教书育人的天职不相适应,为师者自身知行不一,给高校德育带来假道名的恶名,制约着高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

家庭德育的处境极为尴尬。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中长期处于父辈或祖辈的宠爱之中,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随意偏袒他们的过失,致使一部分子女在价值判断上往往从个人出发,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久而久之,使青年学生在行为选择时茫然无措。另外,受就业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相对立,对子女的学业只强调技能培养,却忽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甚至有意无意地向子女灌输一些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错误观念。还有的家长身教与言教相背离。这样的家教下,子女如何“知行一致”呢?

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首先,道德宣传不适当。现实的大众传媒时常对道德范例的宣传失实,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推介不明朗,对非道德与不道德现象的批判缺乏力度,更多地转向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不少人由羡慕西方的物质生活发展到欣赏西方的社会制度,不知不觉地做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俘虏。其次,道德环境的污染。目前高校的道德环境正面对着道德相对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中物欲横流、正不压邪等现象的污染。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占据了上风,往往使人“知德而不能行德”。大学生们难免要受到不良因素的感染、暗示和压力,从而导致知与行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