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儿童语言学习的外在因素:构式语法与斯金纳的对话

2012-11-01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儿童语言学习深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构式语法认为语言学习是“基于使用”的发展过程,强调外界语言输入对儿童语言心理表征及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斯金纳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认为外在因素与儿童语言学习是多重双向互动关系,儿童语言学习中的“言语事件”不是单纯的外在输入,还包括语言产出及其前因后果。与“基于使用”的语言学习理论相比,虽然言语行为理论没有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关系,但是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外在因素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外在环境中的语言频率和形式———功能一致性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儿童在简单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逐步达到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言语行为理论为构式语法的语言学习理论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可以为构式语法将来研究不同交际任务要求与儿童内部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互动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构式语法;言语行为理论;儿童语言习得。

一、问题提出。

儿童语言习得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是考察语言理论是否充分的重要标准,[1]同时也体现着语言理论在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的教育学价值。[2]儿童语言学习中的外在因素是各理论学派争议的焦点。《言语行为》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一部力作,它利用操作强化原理对人类言语行为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解释。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的外在因素最为重要,儿童语言学习是在“刺激、反应和强化”所组成的依存关系下发生的。[3]乔姆斯基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由于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即使在“输入贫乏”的情况下,儿童也能毫不费力地习得正确语法,而不需要外界环境的“精心布置”。[4]由此,儿童语言习得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的行为主义观点转为对人脑内部习得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构式语法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理论体系,强调“基于使用”的儿童语言学习观。[5][6]该理论认为儿童除了从语言经历中学习语言外,别无他法。[7]由此,构式语法成了当今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天赋论的最大挑战。[8]可见,儿童语言学习理论从斯金纳的完全归因于外界环境因素到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再到构式语法的“基于使用”,再次凸显了外在因素的作用。

国外构式语法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主要结合外在语言输入特征和儿童内部认知发展过程两个方面,对儿童语言习得进行描述和解释。[9][10][11][12][13]国内对构式语法及其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也已逐渐壮大,[14][15][16][17][18]不过仍主要集中于语言输入的层面。[19]本研究拟概括和分析构式语言学习理论关于外在输入特征的研究成果,同时解读和梳理斯金纳儿童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为实现理论的可操作化应用提供基础。

二、构式语言学习理论中的外在输入。

构式是形式与功能之间规约的匹配关系。[2“0]基于使用”的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依靠其社会和认知技能,通过与他人的语言互动来实现不同抽象级别的形式—功能匹配,建立自己的构式清单库。[21][22][23][24]这个清单库包括词素、词、短语、句法结构等,复杂程度不一。[25]儿童之所以能够实现从具体的语言项目到抽象的语言表征的飞跃,实现认知的巨大变化,外在环境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6]

(一)输入频率。

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儿童听到某构式的频率与儿童习得该构式的时间早晚高度相关。[27]标志频度(token frequency)是某一具体语言项目的频度。[28]标志频度高的词或短语,会作为一个整体得以深化,因而会“保护”儿童不受“过度概括”的影响而产生错误。如儿童不会说“Shelaughed me(She made me laugh)”,但是却会产生“She's giggling me”的错误来表达“She's making me gig-gle”的意思。[29]这就是因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听到“laugh”这个词的频率(标志频率)高于“giggle”,因而较少出现“laugh”的错误使用。

类型频度(type frequency)指的是在同一构式中(如“Where's X gone?”),不同的语言项目在同一槽孔(X)处出现的频度。例如在上述构式当中,X可以是“Daddy,Mommy,Milk”等。以不同的语言项目填入同一构式的同一槽孔,可以促进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促使学习者意识到在某一类型的构式里,不同的语言项目可以取得同样的功能,如“Where's X gone?”表示对某人/物去向的询问功能。儿童之所以能够使用新词汇填充一个构式的槽孔,除了要求该构式中有固定的语言项目(如上述构式中的Where's)之外,更重要的条件是儿童能够经常听到这个构式的槽孔位置出现不同的语言项目,即达到较高的类型频率。[30]研究表明[31][32]在语言的多产性上,输入中的类型频度比标志频度更为重要。

偏向输入(skewed input)是在语言输入的标志和类型频度相当的情况下,提高某一具体语言项目的出现率。如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玩具的名称等,因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物品名称,所以属于偏向输入。研究表明与平衡输入相比,偏向输入更有利于新构式的学习。[33]儿童所处的真实语言环境本身就是偏向输入的,[34]这部分地解释了儿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语言的外在原因。

(二)输入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