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往往是决定传统产业自然群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二者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总成本降低而获利,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该行业,聚集成群。现在的京杭运河已经疏通,依靠运河的的便利以及道路的交通,加上为处于长江三角洲,有着禀赋的自然资源和表里的交通。
(3)相关延伸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扬州除了与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外的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研究和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法律及会计服务机构)等。这些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使集群内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促进集群不断发展。
(4)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扬州原来形成的雏形的产业集群最初形成,也许出于偶然因素,其发展带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并因集群内企业不断衍生而日益专业化生产,使得劳动力市场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反过来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者互动发展。
(5)经济的开放度。经济开放程度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影响尤其明显。扬州位处苏中地区靠近苏南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特征比较突出;经济的开放程度,资本的筹集程度高、劳动力和技术的能够充分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组合程度,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较好。而这些都是产业集群成功的必要条件。
(6)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也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的特有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敢于冒险、敢于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最先进入该地区的企业,企业领导人具备的企业家精神是吸引相关企业聚集在其周围,这在扬州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上可见在扬州实施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完全可行的。
五、研究的预期创新之处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1、研究的创新之处:
(1)避免了重复建设的问题
现有的产业自构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此次我们扬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考虑了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完成扬州区域经济发展质的飞跃,而不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既低碳又环保,发展新型的产业集群,促进扬州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2)跳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论
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日益健全的交通、物流,扬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跳出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跨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
(3)打入国际市场
由于扬州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好处于“后危机时代”,此次研究正是要解决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打入国际市场。
2、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产业集群促进外部经济效益
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外部规模经济显然不同于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的效益提高得益于其自身规模的扩大,与其所在的行业规模可能无关。产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包括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的专业化、信任和合作的加强等。
(1)知识的溢出效应
这里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这些知识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公共物品性质。它一旦被创造出来,传播的速度越快,拥有的人越多,为群体带来的福利就越大。二是许多知识难以具体化、系统化,没有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则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顾客聚集在一起,彼此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模仿,既彼此合作又彼此排斥。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它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同一家客户,他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能共同参加一个俱乐部、同上一家餐馆。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使集群地知识传播速度达到最快,拥有的人最多,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化。
(2)劳动力专业化
产业集群把各种人才吸引到同一地方,从而使厂商更容易得到所需的人才,而各种人才也能得到更理想的工作。从长远看,产业集群有助于人员的专业化,因为在各公司的运营不是完全相关的情况下,一个公司解雇的工人可以在另一个公司找到工作,因此工人长期失业的可能性会减少。当工人对他们的技术能确保他们找到工作具有信心时,他们更愿意对具有产业特征的技术投资,提高专业化水平。此外,人才的集中也加剧人才间的竞争,加速人才淘汰过程,这也会迫使人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增加信任、促进合作
彼此的接近使企业互相有机会较长时间地密切接触,更容易建立信任感,限制机会主义倾向。这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用户和生产厂家间的信任和合作对于昂贵的、复杂的、正在迅速发展的技术特别重要,而对于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或较便宜的技术,则没有这么重要。总之,集群能通过信息的迅速传播,促进竞争和合作,能使整个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厂商、工人、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切意味着生产成本下降、顾客需求增加。顾客需求增加能导致更多的厂商、供应商及相关企业的进入,使整个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导致更多的信息传播、更多的创新和更激烈的竞争,结果是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
六、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安排
七、主要参考文献(要求30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外文文献)
[1]帅斌.http://www.51lunwen.com/shuoshikait/ 物流产业经济[M].科学出版社.2006
[2]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 分析 [M].科学出版社.2006.
[3]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许庆瑞.毛凯军.代写硕士论文论产业集群的形成[J].科研管理,2005.
[6]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8. (2)
[9] 张树军.产业集群培育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J].2009.
[10]王缉慈.地方产业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9.
[11]刘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
[12]王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财会研究, 2006.
[13]陈修颖.陆林.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7.
[14]段进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15]魏守化.王缉慈.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6.
[16]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7]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
[18]梁军.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2).
[19]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0]张霞,蔡根女.农业产业集群: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湖北省罗田板栗产业集群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
[21]曹顺良.刘杰.李宁.张爱清.王建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J].软科学.2008(11).
更多内容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