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论文

试论零售业流通技术革新的社会有效性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4-12-0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的零售业态逐渐进入我国市场,本文从零售业流通技术革新的社会有效性视点来分析日本7-11便利店成功的原因,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试论零售业流通技术革新的社会有效性

根据一般经济理论,零售业态的变革是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零售业态的发展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当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时,必然引起零售业态的变革,而新业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流通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使商品流通的效率提高而成本降低,从而使店铺原有的费用结构发生变化,增强了店铺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一些业态在零售市场快速增长,并逐步成为一定阶段中零售业态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被称之为主导业态或主力业态。

日本流通学专家铃木安昭和田村正纪指出:零售业的革新一般是在具有较高水平的经济效益性和较高水平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社会有效性的情况下产生的。商业活动的效益性的高低是通过对比企业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来决定的,商业活动的有效性是依据商业活动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如何来决定的(铃木安昭、田村正纪,1980)。

百货店和超级市场流通技术革新的社会有效性

百货店在欧洲的登场是伴随着工业化大革命而来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要求大规模分销与之相对应,城市人口的增加及购买力的激增,对零售服务的要求也加大。百货店适应了这种大规模的服务需求和商品需求,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享乐阶层,百货店的明码标价、自由进出、大规模多品种、不满意退货、分部门经营等流通变革满足了消费者的社会需求,具有社会有效性。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超级市场被誉为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这种零售业态的出现是由于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超级市场以低成本、快周转、低售价适应了顾客渴望低廉价格的需求。超级市场的兴起,引发了薄利多销、自我服务、开架售货、统一结算、标准化包装的流通技术变革,尤其是连锁超市以其大量采购、大量销售为有力武器,加上高效率的物流配货系统降低了成本,使其销售价格大大低于一般零售店。在重视价格的时代,消费者愿意为了低廉的价格而放弃接受更高的商业服务。这个新兴的业态,迎合了社会的大量生产和广大消费者的大量消费的需求,具有不容置疑的社会有效性。

便利店流通技术革新的社会有效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