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2-14
大家好,欢迎来到威廉希尔app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震后重建背景下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探讨,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住宅发展历程,住宅建筑设计及建设施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是趋势,美、日、英等国家已走在住宅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而中国的住宅建设尚处在粗放式的传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2008#-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城市住宅损毁严重,震后重建迫在眉睫,产业化批量制造住宅成为实现该目标的潜在途径之一,住宅产业化得到空前关注,震后重建的需求和契机成为推动当前中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的又一外部条件。
关键词:震后重建 住宅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产业链 标准体系
住宅产业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日英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进程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在中国也有相关的研究和尝试,中国住宅与城乡建设部属下设有专门的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一些大型建筑业企业如万科集团、远大住工等也在此领域作了积极地尝试,但由于种种因素,其推进速度一直比较缓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当地大量城市及农村住宅损毁,震后重建压力空前,质量可靠、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易建宜居、成本低廉的永久性安置住宅成为灾区所需。从生产和建造模式上看,产业化住宅快速、量大、廉价、质优等优点让我们反思:这种模式是否能成为震后重建的最佳思路?中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能否依次契机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住宅产业化体系对此进行探讨。
1.住宅产业化的定义及特点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将建筑各部分结构尽可能多的在工厂里规模化预制生产,施工现场拼装组合,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2007)。西方的相关经验指出,住宅产业化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住宅建筑的标准化,而是住宅建筑的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四是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张晓娇,张慧,2007)。
相对于传统的建造模式,住宅建造的产业化有其明显的优点。
在建筑施工领域,传统模式是采用现场湿作业施工的方式,这种方式造成了住宅产品的单件性与不可移动性,同时造成生产过程的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差,现场手工操作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没有规模效益。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传统建造模式“二高二低”现象严重——物质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生产率低、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产业化建造模式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用于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生产,生产速度加快,成本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可持续住宅摒弃了以高能耗高污染湿作业低质量线性化为特征的建筑生产,转而采用高效节能,现场低污染低噪音干作业,平行设计平行施工的模式。其优点可以用以下几个“易”具体说明:
(1)易建:可以通过将“框架”与“内胆”分离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来制造装配式住宅。将建筑的“框架”一承重构件,内胆一装饰构件分离,建筑物的外框架与内胆可以同时开工,在多家承建单位之间同步进行,极大缩短了建设的时间。
(2)易变:需求的多样性与建筑的可升级性。产业化生产的创新住宅体系内胆可以满足从基本型到小康型、舒适型等各种产品的灵活转变。基于相同的建筑框架,建筑内胆内可重新设计、生产和分配,在不搬迁的基础上实现居住空间的扩大与居住功能的重新开发。既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又节约了资源。
(3)易循环: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新住宅体系的所有建筑材料,尤其是内胆材料的选用灵活性极大。均可体现“百年建筑”的理念,再生木材,再生混凝土等材料与再生技术将广泛应用。
(4)Efficiency:产业化住宅体系可整合建筑产业链,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制和行业规范,效仿大飞机的生产模式,实现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全面分工,发挥全国各地的制造业优势,充分调用物流体系,使建筑“流动”起来,使“不动产”变成“动产”,从而带动中国建筑业的协调发展,并可实现向海外出口。
(5)Ecology:生态节能环保从“手工业”到“大工业”的转变。工业化标准构件的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节能环保标准将在工厂里实现,工地上不再有尘土飞扬,不再有降温水流满足。
(6)Electronic: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房屋的DIY设计与购买。用户自主选择并设计房型与内部装饰。信息的透明使得大量的中间环节得以节省,使得先有需求、后有购买。
2.中国走向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
政府对于住宅产业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在住宅领域中的应用,将目前住宅产业这种以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型的外延式增长转变成技术密集的内涵式增长,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分工带动住宅产业化,解决住宅产业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引导其健康地发展。”这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产业化”。
然而,与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的住宅产业化也尚处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初级水平,纵观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化之路在中国势在必行(王欣,2006)。
(1)中国传统建筑模式有待改进
中国的住宅建设尚处在粗放式的传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邓志旺,2007)。低素质的建筑工人用简单的手工劳动盖出高楼大厦,建筑部品规格与质量很不均衡,大批物资能源不能回收利用,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3~4倍,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6,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31.4%,与发达国家的60%~80%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国际通行的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才算是集约型发展的产业的标准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诸多问题必须寻求解决办法。
(2)持续增长的城乡普通住房需求量
标签:中国经济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