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当今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

2013-08-27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体现着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归宿, 贯穿着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 统摄着整个学校教育。我国对学校德育工作素来非常重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将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依然要求把“德育首位”的精神贯彻到中小学教育工作之中。然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 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 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 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 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 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