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1-04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2015年教育基础理论论文。
教书十八载,走进班级,面对学生依旧有战战兢兢之感——怕说错话,怕教错题,怕自己的“半斤八两”捉襟见肘,怕座下有的“不吃”有的“过饱”……从周一到周五,从白昼到黄昏,一个人在讲台上极少缺席,日日享受着众生的愉悦喧哗和热闹捧场,也苦恼于自己的顽固不化和苦思冥想。当前“非语文”和“泛语文”之论甚嚣尘上,如我辈教习语文多少有点“出生入死”“无可适从”之悲壮,在文本、生本、师本互相较量的过程中,在“教什么”“怎么教”的时时拷问下,催醒语文教师成长的最大战场应该还是课堂。没有课堂的改良甚至革命,我们挂在嘴角很容易说出的时髦字眼“课改”终究是伪课改;没有无数一线的语文老师立于讲台一隅默默地作着个体的努力——诸如智性语文、诗化语文、深刻语文的追求,诸如“平实、朴实、扎实”语文的坚守——我们的课堂终究是死水一潭、千课一面。
我欣赏这样的一种表述:语文课堂是在语文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这里关键词有“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如果要探导何为语文课堂的精神内核,就得先解答语文课堂究竟是谁的课堂。语文课堂首先是学生“学”的课堂。学者不学,授者何益。“学”应该是第一性的,因为“学”是课堂唯一的目标和目的,教师的“教”只是引导学生学的手段和方法罢了。其次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作用的课堂,是矛盾的课堂。从哲学层面上讲,师生关系是对象与自己的关系,它是教与学的矛盾体,这对矛盾体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它具有矛盾普遍存在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特点。
语文课堂是同一、和谐的,因为它是师生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课堂,就像我们观摩到的许多优质课那样:师生情绪饱满,教与学双方互动合作自然会意,课堂流程简约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落实。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语文课堂又充满着不可调和的斗争性,集中体现在教与学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限制的。具体表现在:语文老师代表年长的一方,他是“已知”“已能”的;学生代表正在成长的一方,他们是“未知”“未能”的,两者有着不同阅历、不同审美上的现实距离,就像俗语“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所说的那样,人的阅读无可置疑地打上了年岁的烙印。就像我班上的许多男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许多女生喜欢阅读《红楼梦》一样,阅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倾向。就像理科班的学生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普遍优于文科班一样,解题思路和答题惯性也明显有偏于形象和重于逻辑之区别——这些矛盾是不可也不必去大惊小怪的。
标签:教育理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