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m
2014-07-22
欢迎来到威廉希尔app 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探究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摘 要】当前,农村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职责不明,工作效率低;制度建设滞后,职业道德建设只停在口头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缺少实施措施等。文章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探讨
农村教育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校归农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1.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人员编制紧,资金短缺导致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化情况严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中小学新编制标准实施后,虽精简了教师队伍,治理了一些不合格的教师,但许多地方农村小学存在教师超编现象。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前,乡镇党委、政府宁愿学校自己设法临时聘用教师,也不愿意聘用大中专毕生为正式教师。因为临时聘用的教师月工资平均几百元,可以大大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年轻教师无法补充到农村学校中来,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后,由于编制硬性规定把“进口”堵死,新教师们难以充实到农村中小学。由于上述原因,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师范毕业生无法按需分配到位,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化严重等诸多问题。
1.2 “层层拔高”,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徘徊的怪圈。由国家政策经过招、转等途径转正的民办教师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教学第一线,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这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尽管许多教师学历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师范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他们的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观,教育质量明显比城镇学校要差。
近几年来,由于高中扩招,造成高中教师严重短缺,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选拔大专学历的教师进高中任教,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大专学历的教师进初中任教,这种“层层拔高”现象,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本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以改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数学的质量严重下降。此外,由于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致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流向城市,使农村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的低下,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将正在上学的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镇中小学生源骤增,不断扩大教学规模,又连续从乡镇学校选拔教师进城任教,从而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下降。由此农村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出现了向高中,城镇倾斜的“头重脚轻”的现象,农村教师队伍也陷入了低质徘徊的怪圈。
1.3 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专业不对口,致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含理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学校美术、音乐、体育、英语和计算机专业教师极少,有的学校基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即使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不配套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数学、外语、物理、地理、音乐、美术等教师不足,体育教师教数学,语文教师物理,一个专业毕业的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并少见。在一些学校,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在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里,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我县而言,近几年,农村教师积极接受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村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选择文科专业的居多,甚至数学学科的专业教师也选择了中文专业,主要是因为文科专业获得学历证书化理科专业容易一些。这种学历进修中“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得农村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小学教师多数为中师专业,但提高学历层次中心文科专业居多;初中教师语文学科专科毕业者较多,英语专科毕业者相对较少,初中教师进修提高学历的也是文科专业居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
2.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2.1 教学点多面广,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中小学分布面广,且教学点多。尽管局调整后有所改观,但现实情况不能令人乐观。每个乡镇有一至两所初级中学不等,小学则分布于各村,有的地方还设有教学点,因此,对教师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了,管理的成本也很大。这也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2.2 农村教师身兼教师与农民的双重角色,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由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尤其是辖区的民办教师,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身兼教师与农民的双重角色。教师的角色使得他们要去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农民的角色也使得他们必须面对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及一年四季的农活。因此,在这一对矛盾中,教育教学和家庭农活往往不能统一,这必然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由于农村经费的紧张,很难给教师提供适时合理的进修机会。因此,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财政“,农村教育教学经费特别紧张,农村教师无法享受合理的进修机会,知识得不到更新,教育理念不清楚,不了解,阳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农村中小学校很难、基本上不能进行。这一切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3.对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平衡,学历结构分布“头重脚轻”,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重要的是通过深化中小学人事判度改革实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拓紧落实人事部、教育部《关于绿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核心,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当前,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有几个问题应尽快解决:
第一,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保证农村学校必要的编制求。需按照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力求精简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高中、初中、小学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城的情况,按照学生数额的一定比例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解决教职工“编制例挂”的问题。
第二、把好教师队伍进口关,及时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要借助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坚持择优录用,把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来。凡在中小学来门从高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来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应调整出教师队伍。
第三,推进人是流动,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员校际、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进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学段、区域、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平衡问题,特别是边远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合格教师短缺以及“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等问题。
第四,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安置聘教职工和“在岗不在编”人员,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第五、采取切实措施,遏制农村中小学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的现象,保持农村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高质量师资比例。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标签:教育理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