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排名并不重要,育人才是根本

2013-03-13

【编者按】精品网小编为正在努力寻求职业的莘莘学子搜集整理了求职资讯等内容,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大学排行榜”最近又成为“热词”。2012年岁尾,先是这边“中国校友网”评出中国大学100强,北大、清华、复旦蝉联三强,又有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连续三年将浙大送至冠军宝座,引发社会热议。

紧接着,1月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对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了一次学科建设的“家底彻查”,本次评估也被誉为官方版本的大学排行榜。

几份不同版本的榜单呈现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版本更科学、更客观、更权威,自然引发不少的争论。而无独有偶,有关大学排行榜的质疑竟也从大洋彼岸传来,就在几天前,比尔盖茨“炮轰”美国大学“排名评级系统”,且用词激烈,我不认为学校评级的关键在于是否招收到最优秀的学生,“而应着重于该学校能否有效地对其进行教育。”

记者为此对话南开大学校长龚克。龚克强调,目前的种种排行与评估难以科学地将“育人”这个大学根本任务的状况进行量化评价,而且仍有可能导致大学追名次之“躁”气。对于大学来说,排名是“末”,育人才是“本”。

大学排行会导致追名次之“躁”气

记者: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一经公布,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于许多高校来说,都觉得本次评估同以往社会上的各类大学排行榜不同,能为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正能量”。我想,这种说法传递了一种讯息,那就是,之前种种排行榜令大学感到并不舒服。是这样吗?

龚克:要说不舒服,我首先是对本次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的评估结果感到不舒服,压力很大。因为,南开应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正在搜集进一步的信息,要冷静、认真地分析,争取能以此为契机,抓准问题、奋力拼进。

应该讲,这次“学科评估”与社会上种种大学排名有所不同。首先是以学科为对象,比起以大学为对象,更具可比性,此外,数据的采集更为郑重和可靠,依靠全国的专家进行评估也令人更加信服。但是也有不足,评估仍然难以科学地将“育人”这个大学根本任务的状况进行量化评价,而且仍然有可能导致追名次之“躁”气。

当今中国学界急需的是“静气”,不能追名逐利,而要踏踏实实地发展,解决问题,培育人才。对于大学来说,不能舍本逐末。必须要认识到排名是“末”,育人才是“本”。

事实上,现在的种种排行虽各有特点,但还没能起到有力的务本导向。

[$page$]

排行榜在客观上就是在制造“标准”

记者:我记得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曾说,大学排行榜是悬在大学校长头上的一柄利剑。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大学很难做到对排行榜“视而不见”,但如果追着大学排行榜走,就容易迷失方向。因为大学排行榜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评选结果,更在于制造标准,从而影响一所高校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龚克:这说到了点子上,排行榜在客观上就是在制造“标准”,对大学产生导向的作用,我相信,目前各类大学排行榜并无误导大学之心,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复杂性。

搞大学排行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好的排名,应该引导大学务本,实至而名归。

尽管许多排行榜都在努力地改进,但真正做到科学、公正,对大学的发展起到好的引导作用,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