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注中国式引才:行政化色彩浓厚

2013-03-11

【编者按】精品网小编为正在努力寻求职业的莘莘学子搜集整理了求职资讯等内容,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新华社供图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冯小刚贺岁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说得尽管有些直白,却道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谛:当我们已进入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具备创造力的人才才是最终的第一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能够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是推动中国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为吸引海外人才来华,我国相继出台了“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人才激励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然而,与世界上最具人才吸引力的美国相比,中国的人才数量虽然已经超过美国,但在人才质量、人才产出等方面还远远落后。2012年,美国约吸引留学生76.45万人,其中中国学生约占1/4。相反,中国吸引的留学生仅为30万人左右。

这种巨大差距带来的是对中国如何打造能吸引全球人才的人才强国战略的思考。中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国外相比有何优劣?如何才能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应如何实施?许多命题有待思考,更需要实践的探索与检验。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大潮下,人才竞争已成为核心内容与决定因素。然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更是制度的博弈。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部分学者强调,未来,只有抢占人才制度竞争的制高点,才能占据科技、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出国潮与归国难

出生于1980年的湖南青年喻海良可谓是新一代海外游学者的代表。

出国之前,喻海良已在国内学术界小有名气。从2003年起,他在东北大学修完了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此后,他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作博士后研究。2011年,喻海良担任沈阳大学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执行人完成或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

在外人眼中,这个“80后”学者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但他依然选择了去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研究。2010年,他还悠闲地参加了3期湖南卫视举办的《我们约会吧》,并大出风头。

“我出国的原因在于国内非学术因素对人的成长影响过大,一些学霸甚至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施加到别人头上,让人看不到希望。”喻海良表示,国外大学以学术发展的眼光评级“人才”,而且各种待遇比国内高出很多。

不过,喻海良并不愿意长留国外。尽管他在澳洲的岗位可以帮助其申请澳大利亚绿卡,但他还是主动放弃了,“害怕自己将来不回国”。

“出国之目的,在于将来为己国造新文明。”喻海良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他会在科研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回到国内。他的目标是将来成为“杰青”以上的科学大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喻海良是千千万万出国大军中的一个“非典型”代表。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一直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生活和软实力的巨大差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很多中国学生渴望出国留学,出去之后又不愿意回国。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清华和北大是美国博士最肥沃的培养基地,大批优秀学生滞留不归:2002年在美国博士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到2007年仍然滞留美国的比例达到92%,在各国博士生中位列第一。高端人才出国求学但不愿归国,折射的正是中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窘境。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正是由为数不多的归国人才开始的。30年间,李彦宏创立了百度,张朝阳创立了搜狐,邓中翰研制了“中国芯”……这些由海归人才领衔的大企业的崛起,引领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除了上述佼佼者,更多的人才则选择留在美国、西欧、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