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论文

论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编辑:sx_chenl

2016-09-08

流通理论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发展至今只有少数学者视其为一个专业的学术领域,研究现状只能以贫困形容。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跟随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和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得了分工的好处和经济上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但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整体上处在加工制造环节,甚至被形象的冠之以“世界加工车间”。加工制造环节往往受到研发或流通环节的驱使,在谈判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被认为是最缺乏价值创造能力的环节。现在学界流行“全球价值链”这个概念,它很形象的刻画了国际分工体系中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研发和流通环节处在高端,而加工环节处在低端,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微笑曲线”。由于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制造在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中承受着更严峻的挑战,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资源与环境告急等。

一方面,高端环节的高利润是以低端环节的低利润为代价的,高端环节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了低端制造,而低端制造为了薄利生存,不得不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如富士康就曾因为频繁的跳楼事件而被斥为血汗工厂。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进一步吞嚼了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导致了大量倒闭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高端环节的低能耗、低污染与低端环节的高能耗、高污染也密切相关,高端环节的跨国企业,看似无须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承担责任。实际上,他们正是通过国际分工巧妙的将资源环境成本转嫁到低端制造企业所在国家。低端制造给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我们有目共睹。2011年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结果称:“我国……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上述低端制造面临的低利润、高污染、升级难、创新动力不足等难题都是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文献浩如烟海,研究视角也多种多样,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全球价值链中赫然存在的高价值环节——流通——竟然被普遍忽视了。这主要归咎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定式,因为流通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被简化掉了。不考虑流通环节的市场理论就只剩下了供求分析和价格均衡,因而在当前流行的形形色色的新古典数理模型中也很少考虑具体的商品流通过程。但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流通环节却与上述所有的难题都息息相关

1.2研究思路

显然,当前国内流通理论难以脱离贫困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识别出上述流通理论的不同来源或源流,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流通理论、经济学、营销学三者之间交织在一起,流通理论既存在于经济学中,又存在于营销学中。不幸的是,经济学与营销学被普遍视为两个非常不同的学科,缺少共同的交流平台,因而流通理论被两大学科分割的状况难以改善。更不幸的是,主流经济学和主流营销学将流通理论排斥在外,因而国内外追随主流学术思想的学术圈中,流通理论然是被忽视的。因此,流通理论的整体现状是在非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营销学的夹缝中生存。同样,国内学界支持流通理论的少数学者主要游离在主流经济学的学术圈之外,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日本流通理论,而对于制度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缺少关注,这可能是因为国内研究非主流经济学的学者恐怕不及流通学者多。国内兴起的一股重要的非主流经济研究队伍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国内的营销学界基本上奉行着主流的研究范式,对于非主流的营销流派鲜有涉及,在营销学的学术论文中几乎见不到流通理论这个概念。

考虑上述这些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流通理论体系或流通经济学的构建做一些最基础的研究,努力打破营销学、经济学、流通理论之间的各种隔阂,为增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铺路搭桥,使分割的流通理论能够走到一起。这涉及到很多有待回答的问题,例如,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显然应该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而存在,但为什么美国流通理论被划归到营销学中?为什么流通理论只在非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营销学中被重视?为什么主流经济学与主流营销学同时排斥流通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同样,为什么非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营销学同时重视流通理论?营销学与经济学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演变关系?……

解释上述一系列难题关键在于探究流通理论、经济学、营销学之间的学科渊源关系。对此本研究首先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一方面解释正统经济学无流通理论的原因,另一方面解释非正统经济学(主要制度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推动作用。如果从分工的角度看,主流经济学因为抛弃了分工而使流通经济学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理论的复活说明了这一点。但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派,其对经济组织和分工的重视明显的与主流经济学不同,而其基本的分析范式却符合正统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因此,本研究对新兴古典框架下的流通与分工进行了单独讨论。

2关于流通概念的考察

2.1流通与流通一般

受马克思的影响,商业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的财富掠夺者,因此,在社会主义必须革除一切剥削的呼声中,“无流通论”开始在前苏联及我国蔓延开来。然而,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误解,把他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成果生搬硬套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上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在英国”。言外之意,《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并不是提出一套对所有社会经济制度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诚如霍奇逊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并不是想写一篇对所有社会一经济系统都适用的文章”。显然,马克思的《资本论》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这与之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名作是一脉相承的,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的痛恨和对工人阶级的同情。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这些不朽之作的根本推动力,并使他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这种情怀和他的研究动机首先是时代背景的产物。

马克思所有的理论都始终如一的为了同一个目的,形成了一个前后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当然包括马克思流通理论。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马克思将狭义的商品流通过程抽象掉了。当然,马克思令人叹服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深刻受益于魁奈和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前者,诚如熊彼特所言:“马克思从魁奈那儿推衍出了他的关于整个经济过程的基本概念”。魁奈的“自然秩序”将经济系统设想为一个自发完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均衡体系,这为马克思研究资本流通或资本主义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灵感。魁奈的这一思想也影响了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成为西方奉行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机制的重要思想源头。在这种调节机制下,具体的商品流通过程被视为是自发完成的,无须人为干预,因而很少作为 专门的研究对象。此外,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西方社会的生产力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领域,而流通领域相比之下依然是欠发达的,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具体的流通组织问题没有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重点。因此,马克思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将研究重点定格在资本流通,而不是具体的商品流通过程,如零售、批发等具体的商业组织业态或流通渠道等。认为流通就是资本主义的流通,而忽视了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流通,认为所有的流通都带有资本主义剥削性质,从而一刀切的把流通彻底排除了,显然是把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的流通特殊误认为流通一般了,而实际上马克思没有提出流通一般。

2.2流通与营销

2.2.1流通与营销起源

被视为营销学诞生的世纪初,由于流通领域出现的社会问题备受关注,一些美国高校产生了开设一门被称为“流通产业或部门”相关课程的冲动,而且很多高校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如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匹茨堡大学、哈佛大学、威斯康辛(星)大学等。密歇根大学1902年开设了美国第一门流通课程,被称为“美国的流通与调控产业。该课程涉及的主要的内容包括:(1)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各种方法产品的分类、分级和品牌应用;批发和零售贸易。(2)贸易协会等各种私有组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