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重要性

2013-08-24

4.按需激励原则(差异化原则)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处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同的。同样,在一个组织中,员工对需要也是有差别的。同一个人,由于时间和位置的变化,各方面的需要也在变化。因此,动态地掌握员工需要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一直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需要理论,开发测试员工需要的方法和工具。这些研究工作的根据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佛的ERG[5]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测试方法包括问卷测试、投射法测试等。组织要定期地对员工的需要进行调查,并就员工的年龄、性别、职务、地位、教育程度等找出各类人员需要的特点。

(2)要在组织内建立多种多样满足员工不同需要的方法。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不同层次的需要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例,对于企业的新员工应该首先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而对于一些资格较高的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尊重,使他们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②对同一层次的,要有不同的选项,使员工有挑选的余地。

例如,对于员工的成就需要,企业可以采用的方式有:给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采纳员工的创新建议、鼓励员工自己设置高标准的目标、让员工选择他最感兴趣的工作、在组织中多设置一些职位等级等等。建立员工可以选择的报酬制度。近年来国外推行的自助餐式的福利制度就是适应员工具体要求的一种典型的奖酬办法。它可以让员工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公司所提供的报酬数目中,选择自己想要的。当然,每人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就金额来说,是有一定的标准和限度的。这种作法,除了事先的安排、计划和会计手续等需要一定的费用外,企业总的福利支出并不增加,但是由于员工对所得福利待遇的期望提高了,这就为提高工作绩效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5.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所采用的手段都是从员工自身的目标和需要出发的。而员工之所以能从组织中得到其所需,是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个人投入自身的资源给组织,先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员工再实现个人的目标。所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是相互依存的。从激励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贯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要贯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必须真正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正相关关系。组织战略目标的制订是高层决策者的重要任务,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顾客需求、技术发展正确制订,使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员工看到这一点,就会看到实现自身目标的希望。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让员工认识到,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个人也在不断地向自身的目标前进。例如,渤海大学当前的组织目标是要建成全省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如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项目和成果)、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教学水平,学生质量、教师队伍、学生的就业率及对社会的影响与贡献等方面,都应取得长足的发展。为此,学校对所有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争取在国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提高学历层次,要在高水平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教学,培养高质量“产品”。因此,学校应该制订多种具体的奖励制度激励教职员工,并大力改进待遇和工作条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会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