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制造企业物流问题

编辑:sx_chenl

2016-09-23

本文讲述了关于我国制造企业物流问题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文章在对制造企业物流内涵阐释及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制造企业物流要真正成为企业继资本、人力以后第三利润的源泉,就必须让企业各物流系统都能高效运作、协调发展。通过分析,阐明了我国制造企业要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改善企业物流管理、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对其发展物流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创新

20世纪初,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经济体系结构的严重失衡,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迫使人们更广泛地对经济问题进行探询和研究,并逐渐认识到物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发现了物流的系统价值、经济活动价值、利润价值以及对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等系列物流价值,认识到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物流成为企业继资本和人力以后第三利润的源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后,物流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制造企业的生产特性决定了物流渗透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物流对于其生存和发展更具重要意义。海尔物流的成功就在于其物流体系不仅加快了资本周转,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且把物流的创新和体系的整合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着眼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其物流发展整体滞后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如何成功开发物流这块“黑大陆”,挖掘出“脚下的金矿”,以“第三利润源泉”作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当前一项异常紧要的课题。

一、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概述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项活动。它是“为了符合顾客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移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地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物流的基本任务是完成物质实体的物理运动过程,即是完成物质实体(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半成品、零配件、成品等)的储存和运输。围绕这一基本任务,物流还应包括物资的计划、管理,即检验、包装、装卸等。最终根据物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在最合适的时刻,以最低的成本,将其送到确定的地点。同时,及时完成物料信息的传输和修改,以及输送工具(载体)的回收的全过程。

企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制造是把原材料转换成具有效用(价值)产品的过程,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市场到制成品市场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所有与制造有关的过程。可见,制造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是将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的活动。

制造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它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回收物流子系统以及废弃物流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企业的物流系统。

企业供应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自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是为了保证供应,而且还要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因而它有很大的难度。而企业竞争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和零库存问题等。

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结伴而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的各环节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回到产成品仓库,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企业销售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伴随销售活动,不断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一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这也是销售物流的难点所在。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内容,并采取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

企业回收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伴随物流活动的。在一个企业中,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会因占用很大资金与空间而造成浪费。

企业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物流活动。

对制造企业而言,物流系统与生产制造的关系,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与内脏器官的关系一样,物流系统既是制造企业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的纽带,又是生产过程维持延续的基础。制造企业传统的物流设备以手工、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为主,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物流信息管理也比较落后,导致了落后的物流牵制了企业整体的高速发展。在新的竞争条件下,制造企业要从战略高度来经营物流,就必须让物流各子系统都能高效运作、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分析

(一)物流观念薄弱,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地位较低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企业物流的研究开始升温,不少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入物流整合的浪潮,但是总体来看,物流观念仍然薄弱。首先对物流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将物流等同于一般的运输、仓储和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其次,对专业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更多的制造企业仍然热衷于自营物流,虽然也会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但这些都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性的、分散的物流服务,本质上仍是追求企业内部生产与流通的“大而全”,主观上排斥社会化物流方式的选择。最后,制造企业内部没有设置物流管理部门,物流职能分散于企业内部的其它各职能部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对物流的投入少;主要强调物流对生产和销售的被动服务,不重视物流的主动参与。

(二)企业的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

在我国制造企业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状况是技术装备落后,投入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不配套;设施与装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低。

而且,由于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一方面使得企业物料流混乱,物料除了停滞外,经常是处于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态;重复搬运多,无效搬运占70%左右;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时间占用多,产品交(供)货时间长,如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95%为物料的停顿或等待时间,其余5%中的70%为工装及其前后时间,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整个周期的1.5%。另一方面造成空间浪费大,机械制造业企业的各种仓库与存储区的面积占到全厂生产面积的40%~50%,冶金制造业约为30%~40%。

(三)物流整体规划不合理,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较差

多年以来,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这种企业内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企业物流的发展。首先,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物流结构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因而使现有的各项物流设施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不能保证物流整体效益最佳。其次,物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分段管理,相互协调配合差。再次,物流信息不透明不利于物流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整合,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进行物流的整体统筹和规划,影响了物流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四)物流功能及管理不完善

企业在主观认识上的不够和客观条件上的不足,致使企业物流的专业功能及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物流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如对采购的市场信息、供货人信息、供货质量信息、供应的生产波动、物资消耗及供应规律、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归纳、整理不善;库存管理控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能根据市场变化、交通及气候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波动来柔性控制库存。

(五)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缺乏

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企业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物流的重视不够,对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很少,所以少有人对物流知识有比较深湛的理解,对国际物理发展的现状更是知之甚少,使得我国现在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三、我国制造企业物流落后的解决措施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