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管理论文

对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分析

编辑:sx_houhong

2014-04-25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分析,希望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能为我国的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与指导。

1 信息共享空间国外研究现状

1.1研究文献

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反映了IC业务实践的发展,对宣传推广IC、推动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方面的文献增长迅猛,反映出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9月16日,笔者使用“Information Commons一作为检索词,使用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进行搜寻,共检索到145,000项英文参考文献。再使用“Learning Commons”作为检索词,检索到78,400项检索结果。同一天,在ISTP(Index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上查询到24项结果。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涉及到非常广泛的问题,一些专业的图情期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和评述性文章。1999年,北卡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Donald Beagle发表了重要论文《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该论文为以后人们研究信息共享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1.2研究内容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IC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IC的基本描述——概念、特征和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空间思想的提出已有好几年了,国内外很多大学图书馆也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或者以信息共享空间思想为指导,组建改造原有的电子阅览室来履行IC的功能,但相关的理论成果不多,大部分是一些图书馆创建和使用信息共享空间的分析报告或研究报告。目前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探讨IC的概念、特征和模式等方面。其中Donald Beagle和Russell Bailey等人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

在IC的概念方面,Donald Beagle从虚拟网络和物理实体两个角度界定了IC的概念:美国教育委员会则从IC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提出对IC定义的看法。2003年,Mac Whinnie撰写论文把信息共享空间描述为“共同学习的场所,多媒体工作站,高科技教室以及小组研究空间”。此外,还有些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IC的概念进行了论述。

1.2.2 IC规划和建设的指导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实践推动的领域,目前国外很多研究文献是图书馆规划和创建IC的分析和研究报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佩斯大学的IC规划白皮书《Creat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ns—Connection Community Collaboration》。此类文献属于应用研究,讨论的问题集中在IC的规划和建设,会结合某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IC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经费、建设进度等具体建设问题作出计划和安排。

1.2.3 IC的运行机制研究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