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4-25
随书光盘的管理与有效利用,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光盘的利用率,而且符合网络时代人们从网上获取、阅读、使用信息的新的思维方式。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不断地更新与演变,文献出版形式从单一的传统印刷型文献载体,逐以向数字化的非印刷型多种载体形式演变。以纸质文献为例,近几年来采购纸质图书普遍发现书中附带了随书光盘的电子出版物。随书光盘的内容是对书刊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补充与延伸,是与图书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读者通过随书光盘能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起到辅助学习的目的。因此,随书光盘作为一种传播知识和存贮知识的文献载体,不但丰富了馆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面对这种新型文献,图书馆应如何收藏、管理与利用随书光盘,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考虑并亟待寻求解决的新问题。
1 随书光盘的特点
1.1 优点
随书光盘作为一种电子信息载体,具有物理体积小、存储容量大、占用空间小、感观性强,携带使用方便,集声、形、图文并茂等特点,读者可观其形、闻其声,更直观、更生动地感知信息。随书光盘不仅是对图书内容的补充,更多的是提供了书面文字无法提供的内容,如相关的电子文档和相关的共享软件、源代码、电子教学实例等。随书光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共享,通过网络技术读者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共享一张光盘资源,随时随地使用,节省了读者来馆办理借还手续的麻烦。
1.2 缺点
它不同于一般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表现形式,不能直面表现内容,需借助计算机或相关硬件设备揭示内容信息。形式上保存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避免挤压重叠、高温照射,灰尘或潮湿的环境,适合在温度为17—25°c,相对温度为35%—55%保存。不能单独使用,没有图书光盘就没有利用价值。形态特质上使其外借或多次使用后盘面受损、划痕、裂伤、断裂,感染病毒、数据丢失等原因造成光盘无法使用,并影响光盘书籍的使用效果。
2 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
2.1 书盘合一管理
管理人员将随书光盘视为图书的一个整体,随图书著录,一起收藏、一起借出,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方便读者发现并利用光盘,读者见书就见盘,方便阅读使用。但在实际过程中发现一些弊端:一是借还图书时需要检查随书附带的光盘,繁锁的工作或多或少会降低流通部门的日常工作效率和增加读者的办理时间。其二是发现很多随书光盘在流通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光盘严重损坏、缺失等现象,不但影响读者对该图书的使用,也造成图书馆财产的损失。其三,对只需要借图书不需借光盘的读者来说带来麻烦,造成光盘的无效使用与流通。
2.2 书盘分散管理
为防止随书光盘在流通过程中丢失、损坏,同时不影响读者对光盘的使用,图书馆将随书光盘随图书一起著录,分开存放,图书归书库,光盘归电子阅览室,形成图书和光盘异处存放,分别管理。读者需要借阅光盘时,再用手工登记借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利于光盘的保管,但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读者的借阅手续。同时,因书、盘分开管理,读者不便发现附有随书光盘,降低光盘的使用率,也违背了光盘随书出版的初衷。
2.3 光盘网络化管理
光盘网络化管理就是通过随书光盘加工及编目管理系统,将随书光盘内容制作成一个ISO镜像文件,上传到图书馆专用服务器上,读者通过内部局域网在各个站点随时随地检索、下载利用光盘资源,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图书馆无论购进有多少复本图书,只要制作一张光盘镜像就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对图书馆来说,即方便了读者使用,也保护了光盘资源,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解决了光盘因使用损坏、丢失、有盘无书或有书无盘,以及一人借出其他人无法使用等问题。
3 随书光盘的有效利用
3.1 随书光盘网络共享
电子信息时代,图书馆将收藏越来越多的随书光盘。从以上三种随书光盘的管理现状分析,要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信息价值,提高有效利用的最佳措施,就是实现随书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我馆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于去年购买了杭州麦达电子——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将随书光盘逐一进行镜像制作,自动上传到图书馆专用服务器,通过博文ISO服务平台,读者在院内网的任一台电脑都可随时在线阅读、浏览、下载使用随书光盘资源,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同一张光盘资源通过网络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光盘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由于麦达电子系统是集图书馆非书资料的加工、著录、网络发布于一体,提供了书目信息与随书光盘信息双向对链接的功能,读者可以从图书馆主页,进入“馆藏书目查询”,了解附有随书光盘的图书,读者也可以从图书馆主页直接点击“医学光盘”在检索方式用题名、ISBN号、作者、财产号、索书号等检索途径检索出相关书目信息,根据各自需求进行在线浏览或下载阅读。该平台极大地解决了我馆随书光盘在图书馆的管理与利用的难题。
3.2 做好外借服务
标签:图书馆管理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