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2
4 理性选择分析上的差异
作为将经济学方法应用到政治学研究的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政治问题时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上的理性选择分析。理性选择分析假设,无论政治家、利益集团还是选民,所有政治过程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在利益不一致的前提下,运用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意味着“当面临着几种行动方向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去做他们认为可能获得最佳总体结果的事情”。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尽管人类的动机是复杂的,但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过程,个人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也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人们不是为了追求真善美而参与政治,在政治过程中个人的行为也以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把理性选择分析由经济领域推广到政治过程,把人的行为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建立起既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政治的经济理论”。但是,政治领域的理性选择分析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批评者认为,理性选择分析在理论推导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经验验证却十分缺乏。用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尤其是政治行为是做不到的。交易成本政治学拓展了公共选择理论的理性选择分析,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忽略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制度的关系,个人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制约条件就是人们“发明”或“创造”的一系列规则、规范等。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人人追求效用或收入最大化的结果,只能是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因此“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只有认识到自身理性的有限性、主观模型与真实世界模型之间的差距,才会发展出各种适宜的制度安排以抵御其危害。因此,有限理性假设具有重要意义:(1)“正是由于个体的人在知识、远见、技能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组织才成为实现人类目的的有用工具”。(2)只有承认有限理性,才会更深入地研究市场和非市场这两种组织形式,促使人们研究制度问题,注重决策程序,设计好的治理结构,并利用不同的治理结构,解决不同的交易问题。
三、结 语
作为依据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理论流派,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政治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共识。但是,这两种理论并不是相同的,厘清二者之间的共识与差异,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在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牵涉到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很难简单地划分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单一的社会科学已经难以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出解释时,学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一个更为合理、全面的解释将是一种必然。也许正如奥德舒克所言:“一个学科的实践者能够忽视另一个学科的理论发展和理论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政治学为人们理解政治过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理论建树上看,二者都为我国政治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比较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标签: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