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财务管理 > 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编辑:sx_wangha

2013-12-0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而展开的由各项制度所组成的,用于规范企业基本经济关系的制度体系。依靠产权制度自身运转的内在机制,构建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和约束职能相统一的有机体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在财务监管方面自动地防范和避免背离所有者利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1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形成明确而有力的,出资者财务监督主体
  由于国有资本出资人大多数是由政府部门或上级单位委派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从而造成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导致没有人真正担负起对经营管理者实施产权监督的职责。另外,作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被派到企业的董事长和董事由于自己并不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实施监督的内在动力不是来自于作为所有者的产权激励,而只是作为干部履行干部责任而已,对经营管理者没有严格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形成了所有者权力的缺失和经营管理者权力的越位。
  1.2财务工作受内部人控制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按照现行规定或习惯做法,国有股董事由国资委选派,其薪酬和福利奖励等个人利益全部由任职公司负担。这种选派人员的方式存在着难于解决的矛盾:行政方式产生的国有董事要对决定其升迁聘用命运的行政官员负责,而个人利益在公司又从经济利益方面促使其维护经营管理层的利益。
  1.3社会中介监督不力
  虽然近年来注册会计师逐渐受到企业监事会、审计机关、税务机关,人民银行等企业监督主体的重视也按照国家规定对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有其特殊 性 ,其在 成立过程 中多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单位 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业务仍是通过其原有挂靠单位或投资方的关系而取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信誉度。
  1.4我国国有企业基本没有形成经理人市场
  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产生机制任以主管行政部门指派为主而非竞争选聘,经理有较强的“官本位”倾向 ,而不是以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经营不善的经管者不会被淘汰出局,最多只不过是调个部门任职。董事会无法按资本高效运 的要求选聘合格的经理或更换不合格的经理 ,因而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管者的威胁不大 ,经管者自身无法形成一种 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