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财务管理 > 财务控制论文

关于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编辑:

2014-04-07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责任和绩效。目前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应配套的奖惩措施,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在执行中没有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目标捆绑,没有与工作绩效挂钩。由于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造成各部门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

(四)高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靠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数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校内各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要求高校必须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收入渠道,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目前许多高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法人意识,对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难做到层层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导致高校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解决高校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建立预算管理机构

高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由职业道德良好、责任心较强及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审计等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为学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高校预算的编制有了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预算指标可以更为客观、合理、准确和科学,以避免预算编制的随意性。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有了专业人员的监督,必将更为规范,可以避免预算执行的盲目性。

(二)建立健全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必要前提。为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制定健全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明确预算的收支、执行和调整,使预算管理工作进入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制度明确学校与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时的权责,使整个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如预算收入的取得、预算支出的使用以及预算的追加和调整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其规范性和延续性。

(三)调整预算周期,以学年度为会计预算周期

由于学校采用的是学年度制,年中存在毕业和招生情况,必然造成同一个会计年度里在校生人数不同而影响生均定额收入预算的准确性,所以,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会计预算周期,即将原1月1日到12月31日的会计预算周期调整至与学校同步的9月1日到8月31日,从而避免因在校学生人数变化影响生均定额拨款。  (四)科学采集基础数据,实行零基预算法编制综合预算

预算编制是实施预算管理的排头兵,是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预算编制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算执行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科学、合理地编制高质量的高校预算,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科学编制基础信息与数据工作。高质量的预算编制是建立在大量准确、完整和及时的基础信息之上的。因此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就要收集、整理各种与预算有关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如教职工人数、离退休人员数、各专业学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招生计划数以及车辆数等等。为使财务预算建立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与数据上,必须对各项基础信息与数据逐一加以核实,以期达到准确无误,从而把预算编细、编实、编准。

2.预算编制方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法。高校在预算编制的方法上应彻底摈弃“基数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所有支出项目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以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多寡不合理的问题。(2)使预算管理细化并逐步规范。(3)优化支出结构,改变资金支出有增无减的状况,将资金用于急需项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