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sx_zhangjh

2014-05-28

关于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现代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J D认为:“现代科学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只有当吸收了不同中心的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发现。

这种交流的价值是再大也不过了。贝尔纳所说的“思想的相互作用”,不仅包含着进行科学协同合作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而且包含着不同来源的思想的激发和碰撞。

如今,许多大型的科学研究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学术交流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交流合作下进行的,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典范。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科技工作者从一次下午茶聊天中获得灵感而研发出来的。学术交流在科技灵感的激发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培养环节不仅应包括对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也应包括对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对“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再认识

(一)研究生教育有其显着特点首先,研究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和创造者。研究生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需要研究生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研究生教育应是交流型教育。独自一人闭门造车,不参与学术交流,不了解学术发展动向,就可能与学术前沿失之交臂,这就要求研究生具有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生培养中通行的是“课程教学”和“论文培养”的“两维”培养。笔者认为应改革为“课程教学”、“论文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三维”

培养。“学术交流”与“课程教学”、“论文培养”同等重要,是研究生三种基本培养方式之一。其特点是紧盯学术前沿、鼓励学科交叉、倡导思想碰撞、包容奇思妙想,这些特点对提升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但却是当前“两维”培养中十分薄弱的。

(三)“学术交流”在“三维”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当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忽略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探索与实践,学校建立“课程教学”、“论文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三维”培养体系,恰好能突破这一障碍。

1.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使低年级研究生迅速转变角色,适应研究型学习模式;可以使研究生交流信息,了解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激励其提高科研能力;可以帮助研究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向大师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2.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协同合作能力现代科学活动需要参与者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协同合作的能力。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指出:“大学是培养下一代研究者重要的孵化器。”[2 J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和适应现代科学活动,成为合格的下一代研究者。

3.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的学术环境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问题,不同学科之问的互动则促使人们产生一些交叉学科的灵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打破实验室、专业、院系、学校和国家之间的自然束缚,可以让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突破传统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更加广泛地汲取科学营养,从而产生优秀的科研成果。

4.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3开展学术交流,可以让研究生培育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奋斗精神;可以通过与同行的沟通交流,培育求真务实、谦虚严谨的理性原则;可以通过聆听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培育民主开放、文明进步的科学思想。

二、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一)把“学术交流”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需要面临的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现有在校研究生近万名,分布在26个学院(系、所),学科门类涵盖工、理、文、法、经济、管理等学科。研究生存在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术水平不同等现实问题,造成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有不同的层次和需求,这是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其次,研究生以实验室、科研组为科研集散,科学研讨和交流更多地集中在科研团队内部进行,学科团队间较闭锁,跨学科、跨区域交流受到限制,拔出这种学科之间的藩篱,提升学术交流的层次,成为学术交流突破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构建的思路北航坚持培养面向未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原则,以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为主旨,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为目标,把学术交流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了所有研究生均可以自主交流,导师能够深度参与,跨专业师生能够共同研讨的普及型的校内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了把国内高水平的研究生学术会议“请进来”共同研讨,使研究生“走出去”到国内外着名大学访学交流,拓展视域,让研究生投入到实践基地、生产一线中锻炼科技实践能力的拓展型的校外学术交流模式。

学术交流体系构建是以尊重教育规律为前提的,要针对研究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于低年级研究生,鼓励他们作为听众参与研究生学术论坛和《现代科学与学科前沿讲座》,让他们迅速适应角色转变,尽早完成从接受型学习到研究型学习模式的转变;对于修完研究生基础课程、在科研任务取得一定成绩的研究生,鼓励他们参与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宣讲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对于在科学研究上特别出色的研究生,鼓励他们参加大型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和境外体验型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对于高年级研究生和在具备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研究生,鼓励他们参与实践型学术交流,深入研究生实践基地、国防工业重点单位和东部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解决工程课题,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