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人才是军事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编辑:sx_houhong

2014-04-25

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人才是军事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人才是构成战斗力的核心。每逢军队建设面临重大转型或调整的时期,人才问题总会率先进入人们视野,甚至成为关注的焦点。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在推进新军事变革中,也无不例外。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为战略制高点。美国国防部在1997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了“新型军事人才是军事战略竞争的制高点”的观点。俄罗斯2002年颁发了《俄联邦军事教育体系改革纲要》,提出以调整军事教育内容为重点,全面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日本防卫厅把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自卫队改革的主要内容,在“防卫改革委员会”中增设了“人才培养与保障委员会”。高素质人才无疑已成为决定新军事变革成败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谁抢占了人才制高点,谁就拥有制胜的先机。

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军官兵的信息化素质普遍比较低。由于科学文化基础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上力不从心。甚至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员只能从事一般的设备维护工作。院校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需要,信息化知识教学的比重偏低。信息化“五类人才”普遍发展不均衡,相互之间缺乏高度融合和协调互补,没有真正形成“人才链”。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上部队人才政策机制的相对滞后,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需要的进不来、进来的用不上,用上的留不住”。分布也不合理。上层和中心区域“人才相对过剩”,基层和边远地区“人才相对紧缺”。官兵在信息化条件下接受的严格训练不够,有参战经历的人才少等等,已经成为影响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短板”。瞄准世界军事变革的前沿,抓住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争夺信息化军事人才制高点上形成有效突破,科学谋划和构建我军信息化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是摆在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面前的迫切任务。

院校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西方军事教育学者苏尔宁说:“就实质而言,军事领域里正以隐蔽形式进行着世界各国及军队间的教育对抗,其目的在于争夺控制技术活动中的人的领先地位。”充分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形成多路并举的多元化培养格局,是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必由之路。一要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信息化为主线、以信息科学为中心,以教育信息化为目标,从信息化战略谋划、信息化战争理论、信息化办校治学、信息化装备研发、信息化体系构建、信息化人才工程等方面着手,深化院校改革和教学改革,增设相关专业,调整培养方向,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培养层次,建立“体系严密、内容宽泛、重点突出、适度超前”的教学内容体系,全方位打造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二要拓宽培养渠道。在充分发挥军队院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利用社会智力资源,逐步形成以军队院校培训为主、国内外教育资源为辅,多种渠道并举的培训格局。一方面,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共育人才,形成军地兼容、优势互补培训人才的有效机制,把国内信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吸引到军队,大胆地委以重任,提升部队信息人才的技术层次。另一方面,按照“以我为主,学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原则,通过选派留学生、出国考察、召开军事学术交流会和联合军演等形式,学习借鉴外军在信息化军事人才战略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有效发挥“后发展效应”。三要加强实践锻炼。加强实践锻炼,是信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仿真训练,网上演兵、网上对抗,“电脑上打仗”和到部队代职、任职,参加各类实战演习等“准战场”摔打、锻炼,使官兵熟悉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理论、作战样式和作战行动,丰富战场理论,积累实战经验。四要优化育人环境。环境影响人、机制激励约束人。完善人才奖惩措施,奖优罚劣,对有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大力宣扬优秀人才典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科学研究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的良好机制。为那些有志于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优秀人才创造条件,激发人才创业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