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3-04-02
【摘要】申论在笔试中占有不小的分值,我们该怎么样学习并掌握申论要点呢?为此,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为考生编辑了“2013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城镇化与中国道路”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秩序理论与经济学”丛书和“西方经济与社会科学精品”丛书主编。
今天讲的话题是新城镇他与中国的出路,大家都明白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点至少在中央层面是列为城镇化,如何进行城镇化、如何发展城镇化,这里有很多机遇也有很多问题。今天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中国的城市化历程、新城镇化政策与分析,最后是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即新城镇化应该坚持的原则。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城市化”一般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和镇的人口增加,城市和镇的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扩展。“城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概念。我去过美国波士顿6英里处的一个镇,叫“水镇”,3万人口,可以变市,但是居民自己愿意称为“镇”,保持“镇”建制,所以“镇” 和“市”的差别不大。中国为什么说要区分“城市化”和“城镇化”,主要是当前中国大中城市发展取向比较明显,“镇”的发育不足,城和镇的级别也不一样,均受制于“下管一级”体制。费孝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搞小城镇,主要是发展次级中心地,吸纳农业人口集中到小城镇中生活、生产、发展,同时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人口来此就业。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过程。城镇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四是城市文明、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中国城市化率在1949年大概是十点几,然后到2011年达到了51.27%,根据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当然这个统计是有陷阱的,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人群中,有大约2亿多农民工。这部分人在城市里享受不完全的社会公共服务。
1949-1978年是中国城市化的严重抑制期,年均增长0.251个百分点。建国初的那几年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因为没有户口限制。后来有户口的限制,很快就降下来,搞计划经济时更不用说了。1979-1995年是缓慢恢复期,年均增长0 .65百分点。1996-2011年是加速期,年均增长1.39个百分点。
2010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城市化率是50 .5%,里面包括了大约2亿流动人口;全世界平均是52%。因此,中国的城市化率是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日本现在已达到了91%,美国是82%,中国现在和印度差不多。1996年是一个特殊点,因为1994年中国搞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但中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名字里有“分税”,但实际上是集权过程。当时的体制设计就是两个提高,一个是提高财政收入在全部G D P中的比重,第二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的改革是财税向中央集中,结果作为讨价还价的结果,中央给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可以搞土地财政。这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增长很快,大概是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中央由于上收收入,所以允许地方搞土地滚动开发,土地财政慢慢兴起。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化剥夺也就加剧了,农民本可获得的土地收益剩余被转移给了城市。城市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征下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然后就是低价甚至是无偿转让给工商业企业。
去年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要规模经营、要允许土地转让给农村组织,比如说专业合作社,或者是搞家庭农场等,实际上这是新城镇化的一部分措施。一号文件已经体现了这一点,李克强总理对城镇化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出来。
李克强总理怎么说城镇化的呢?他2009年说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去年4月份他说,要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就看能不能落实了,现在在增加补偿标准,当然还不是“市价补偿”,补偿标准还是政府定的,政府说了算。
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实际上是农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这一点很重要。他还说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将在城镇已经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这一点估计很快就要有动作了。今年1月15日他又再次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进城市。
之前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要推动城镇化,或为什么城镇化能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从宏观经济来说,G D P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现在中国要提高国内的需求,实际上主要就是拉动私人消费。消费讲的是私人消费,投资讲的是私人投资,政府的需求总是有的,政府有一个不断扩大开支的冲动,因为它不需要真正为预算承担责任,最后还是要纳税人掏钱。经济结构要改变的话就要拉动私人的消费和私人的投资,城镇化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这里我们先来考察之前的城镇化模式,它存在那些问题。之前的做法无疑是政府主导的。它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整个城镇化、整个土地运作、房地产市场,它的基本规则有问题。现在规定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是国有制。1982年宪法修改明确了城市土地国有,以前是没有这一句话的。1956年之前农村的土地也是私人所有的,大清帝国、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土地都是私有的,1956年开始,农村土地通过一个条例,一下子就变成了集体所有。1982年之前的宪法也规定了集体所有,1982年就更是宽泛地讲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
如果土地的所有权要转移必须有两个条件,要么是公平的市场交易,要么是按照正当程序充分的补偿。农村土地变为集体是一种充公行为,变为公的,然后农民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还有一份,但是是集体共同所有。城市土地是国有,国有这个概念实际上也是非常模糊,到底是本城市的公有,还是地方公有,还是全国的全民所有?跟个人的对应性就没有了,集体有很强的个人对应性,农村集体所有制相当于充公,而城市的土地国有是剥夺。所有的法规缺乏公共选择程序,城镇化现在继续搞下去,也是在非法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大量的小产权房存在。
这里就导致城市和农村土地享受的权利极不对等。
标签:四川公务员申论辅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