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编辑:

2014-08-11

59.【答案】A。解析: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由原文可知,“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而D项的表述却是已取得自主性的“传统”,故错误。A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故本题答案为A。

60.【答案】C。解析:横线前介绍了“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接下来就应该描述这株紫藤萝。根据所给五句话可以初步确定其介绍的顺序,首先是花朵稀落,到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所以,①是结束句。并且从句意可知,⑤是直接对②句这一形态的描写,故⑤句应紧跟在②句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

61.【答案】C。解析:做题时注意句间关键词语的关系,注意不同句子间内容上的交叉、包含或并列关系。①、③和⑤之间有着“视界”交叉点,故这三句应为一个句群,紧密相连,据此排除A、B。C、D的区别在于②的位置。④句有指代词“这”,如果②排在④前,则④句的“这”指不到指代对象,故排除D。本题选C。

62.【答案】C。解析:议论文的一般顺序是先提出论点或是指出问题,然后再进行分析论证。所以本题中①和④这两个引出“学术不端”问题的句子应该放在段首,故首先排除A、D。再看②③⑤⑥四句,⑤句指出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人所在单位也表示失望,⑥句以“因为”开头,解释失望的原因,故应紧承⑤句之后。③句是从反面进一步阐述⑥句中提到的单位不负责任甚至袒护包庇的态度,②句是以“或者”介绍单位不负责任的另一种做法,与⑥③并列,故应紧承⑥③之后。本题答案选C。

63.【答案】C。解析:文段说的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存在很多问题,可行性不高。A项的说法不确切,文段只是列举了纸袋在制作成本、污染控制、运输成本方面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优势,这并不能得出“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的结论,排除。B项说的是如何解决白色污染,不是文段的主旨,排除。D项也不对,文段想说的是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不是说两者难以抉择,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C。

64.【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生物种类丰富,然后以“然而”转折,介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我国动植物物种造成的灭绝或濒危的影响。A项“灭绝速度逐年加快”从文中无法得出。C项“物种丰富”不是文段的重点。文中的数字列举只是为了说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动植物的不利影响,不能由“灭绝”和“濒危”的字眼便判定前者更需要保护,而且D项未点明“环境恶化”这一关键因素。本题选B。

65.【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企业不仅要顾及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B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项,“成为……重要尺度”并不表明尺度发生了变化。D项中“更”在文中无法找到根据,且根据常识可知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和维护股东的利益。


标签:行测模拟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