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

编辑:sx_wangha

2012-09-06

1.A 解析:根号里面是二级等差数列2,3,5,8,(12),根号外面是的开方次为自然数列。

2.B 解析:各项可化为(12+2)/1, (22+4)/2, (32+8)/3, (42+16)/4 , (52+32)/5

3.B 解析: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q(n-1)=(1/3)×(8/9)= (2/3)(4-1)

4.B 解析:各项化成5/2,7/5,9/10,11/17,13/26分子是等差数列,分母是二级等差数列。

5.C 解析:解析:首先“叶X夏”的尾数为红,四项均符合,另外“红X夏”+“花X夏”结果的十位数字=叶,综上只有C符合。

6.D 解析:按位置讨论:共有:N=32×26×10×10×10×10×10=83,200,000

7.c 解析:首先观察甲和丙,得分相差40分.而他们的答案不一样的也恰好有4题,那么也就是说,丙和甲不一样的题(即2,4,5,10)甲都做对了,而这四道题恰好乙也全做错了,而乙一共做错了5道题,也就说剩下的题目(1,3,6,7,8,9)中,只有乙只错一个;又四人判断一致的题目(即1,3,7,8)中必有一个四个人全做错了,因为丙一共只做对3道题,那么,也就是说6,9题乙做对了,那么现在答案除了l,3,7,8,都确定了,即(2,4,5,10)与甲一致,(6,9)与乙一致,在这6道题中丁做对了3道,剩下的(1,3,7,8)又丁做对3道,综上所述,丁得分60分。

8.B 解析:设答对5道题的有n人,答对6道题的有m人,则有:2×5+4×9十3n+5n+6m=202;5+9+2n+m=50,解得m=6,选B。

9.B 解析:由题意:(1.68一0.16)÷16%=9.5元.选B。

10.B 解析:由题意:B钟l天时间快了1分钟,c钟1天时间慢了1分钟.若他们时针分针都再次指向12点.那么,B钟总共快了12小时,同时c钟慢了12小时。那么需要的时问60x12=720天,由此,此题变成.1898年4月1日的720天后是几月几日的问题:1898年4月1日以前有3l+28+31=90天.那么4月1日到年底有365—90=275天.1899年全年有365天,而1900年是平年,这样1900年第(720—275—365)=80天应该是3月21日,故选B。

11.c 解析:由题意:166043÷(1+11.5%)»149000亿元(计算过程采用截头法.166÷1.12»148,可以直接决定选C)。

12.B 解析:由题意:64358÷166043×100%»39%(利用插值法。首先直观判断AD是不可能的,然后计算166043×40%»66000,所以第三产业值应该小于.40%。应该选择B)。

13.D 解析:A项错误,材料中给出的是2007年前三季度而非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B项错误,根据“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7亿元,增长4-3%,回落0.6个百分点”,说明2006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高于前者的;C项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只能算出2006年前三季度(而非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为4.9%。D项是正确的,由11%-1.5%=9.5%可得。

14.B 解析:由题意:1.66×(1+31.7%)≈2.19万件(计算时采用截头法,1.66×l.3≈2.16.直接判定选择B

15.A 解析:由题意:观察图表,有:257.8÷88.08»2.93倍,选A。

16.c 解析: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有:102.36x(1+X)n=257.8,解得X=26%。(n=4)

17.A 解析:由题意:257.8÷2.5%=10312亿元.选A。

18.D 解析:由表格中可以看出肉类和奶及制品类消费水平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故选择D。

19.D 解析:由题意知:现在的矛盾不是产量少,而是消费量不足.故D项的扩大产量和播种面积显然错误。

20.D 解析:其中全国人均水产消费距城镇中上层90%.故15年后全国人均水产增长到现在的(1+5%)n=207.9%>(1+90%),(n=15)可以追上城镇中上层水平.其余三种也可以超过城镇中上层水平。

21.B 解析:观察后两个曲线图可知:人均消费曲线的趋势是先增长后趋于平稳,而劳均消费曲线的趋势是保持增长。那么,我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内,人均消费增长速度可能高于劳均消费增长速度。因为在一定时期后人均消费曲线趋于平稳.那么就一定存在一个时间点,在此时间点后.劳均消费的增长速度会一直高于人均消费增长速度。

22.D解析:由图表可知:1990年世界平均水平约为千分之60,而死亡率最高的尼日利亚约为千分之120,故约为2倍。

23.B 解析:观察图表可查出,埃及2000年婴儿死亡率居第4位。

24.C 解析:由图表知:欧洲三国德国、荷兰、英国的婴儿死亡率变动最小。

25.C 解析:c项中,2000年美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婴儿死亡率均比亚洲的日本高,故知其错误,其他选项说法均是正确的。

26.C 解析:“的”是结构助词,在偏正短语中通常不可省略。(3)中“你”是代词,和“钱袋”构成偏正短语,属于领属关系,必须加“的”。(4)中“障碍”是名词,和“取胜”构成偏正短语,属于修饰关系,要加“的”。(1)中“经济”与“发展”,(2)中“它们”与“存在”都是主谓结构,通常可以省略助词“的”。

27.D 解析:本诗出自北宋诗人徐俯《春游湖》。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无渡”,就是游人不能渡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

28.D 解析:破涕为笑: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1)中学生并没有哭泣,显然应该选“捧腹大笑”。(2)中“一旦出了事故”说明现在还没有发生.所以应该选择“防患未然”。

29.A 解析:本段文字出自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只有A选项的词语搭配是最恰当的。本题比较难的一个空是最后一个“真情”。“真诚”和“真实”都可以作副词,充当状语成分,“真情”通常作名词,很少充当状语成分,但在本句中.强调关心群众要建立在对群众拿出真情实感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30.C 解析:认可:承认,许可。赞同,赞赏,同意。认同: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1)中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让领导和同事从心理上承认了他,接纳了他,所以要选择“认可”。(2)中说的是在文化差异下的一种心理状态.应该选择“认同”。本题正确答案是C。

31.B 解析:本段文字出自林觉民《与妻书》。然:然而,表转折。卒:副词,终究。

32.C 解析: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不可一世: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本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说扬州》。

33.D 解析:这四个词语之间有一个逐级递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先“凝视”.再慢慢进入“沉思”状态.“沉思”可能是对过去的“怀想”,最后变为对未来的“希冀”。“凝望”适用于看遥远的物体,“深思”是进一步的思考,从中得出道理来.而使人陷人“怀想”的状态,用“沉思”更恰当。本题正确答案是D。

34.A 解析:本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说扬州》。作者在形容大乡绅的仆人的丑态,所以在没有用反语的情况下,此空应该用一个贬义词“大模大样”。“血气方刚”在此处形容年轻人那种激进的进步热情,“年轻气盛”强调的是年轻人易冲动。但是作者让那口气憋着不是因为人穷就没有志向了.是因为“人微言轻”.说了也不管用。正确答案是A。

35.D 解析:由句意可知,本复句第一层是转折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的复句,正确答案是D。

36.D 解析:A“纷至踏来”应写作“纷至沓来”。B“称诵”应写作“称颂”。C“检查机关”应写作“检察机关”。

37.B 解析:松懈:①不紧张;松弛,不集中。②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动作不协调。A、C、D中“松懈”应按意项①解释。B中应按意项②解释。本题正确答案是B。

38.D 解析:题干中“则”是连词,就。A则:就是。B、c则:却。

39.D 解析:A断旬位置不同引起歧义.可以理解为“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或者“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B成分残缺.“上演了”前面缺少主语。C成分残缺,缺定语中心语.应该在“明确”后面加上“的做法”。

40.C 解析:A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可在“正确”后面加上“与否”。B搭配不当,不能“签订”“工程”。可在“工程”后面加上“的相关协议”。D歧义.“其他”在这里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应改为“公司其他领导”。

41.C 解析:后两句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反映一方面反应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粗犷豪迈的感情。“借酒麻醉自己”显然和诗的主旨不符。

42.C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有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说明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又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

43.C 解析:原文说“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可见人的大脑能储存记忆的关键部位是“突触”。

4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既要精炼又要全面。A、B显然不够全面。D和C比较,D只涉及原文的一个方面.即“为什么地震在海底有些地方会引发大规模海啸”,而“其它地方却不会”没有概括进来。C用一个“海啸的规律”进行概括。就把这两方面都概括进来了。本题正确答案是C。

45.C 解析:本题的选项C、D是一对矛盾选项.所以答案一定会从C、D中产生。文中表达乙肝病毒变异率高.而治疗乙肝的几种药物中.病毒耐药性最低的是恩替卡韦。据此可以推出C是正确答案。

46.A 解析:根据原文,化肥对大棚蔬菜的污染有以下几个因素:化肥施加过量;得不到雨水冲刷;光照强度弱。B、C实际上都是在控制化肥的用量.可以减少对大棚蔬菜的污染。D加强外部光照,也可以减少污染。A“氮肥深施并盖土”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化肥的用量。对减少化肥对大棚蔬菜的污染作用不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47.B 解析:原文第四段中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惊恐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信息。它会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所以惊恐图像在视觉处理过程中走了“捷径”.更快地被人类所意识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48.C 解析:根据原文“这种现象在实验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知是“在实验中”。A“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准确。第三段中并未涉及我们的预测是否和试验的结论相符,所以B表达的不够准确。D的内容从第三段推不出来。对于第三段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49.D 解析:原文只说“惊恐表情最引人注目”,“快乐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但不代表大脑就是这样按顺序来逐步反应每个表情。所以D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50.A 解析:视觉闪光抑制技术之所以能够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是因为该技术能够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所以A是不正确的。B项内容可以在原文第六段看出。

51.D 解析:常识题,当一个力学系统(物体)受到数力的作用,若其合力(大小、方向)为零。且各力对任一点之力矩和亦为零时,就称此力学系统是处于平衡状态.类似陀螺原理,子弹高速旋转的时候。可以尽量使子弹在飞行过程中达到平衡状态.促使子弹飞行更加稳定。

52.C 解析:首先B和D由于是同轴,所以他们的转速是相等的:而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小的齿轮旋转的次数多(齿数与转速成反比),综上所述,C齿轮转的次数最多。

53.D 解析:(1)传送带相连时,传送带不交*则转动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2)齿轮咬合时,两齿轮转动方向相反。综上所述.D正确。

54.C 解析:A、B、C图中,由于水是流动的,那么会持续的给浸在水中的管口一个冲量,再加上大气的压力,故露出水面的水管一定得有一段水柱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因此C图是不可能发生的;而D项中管口与水流方向一致,那么。水的流动会使水下管口附近的压力变小,故水柱会低于水面。

55.B 解析:传统的大坝形状是呈现大弧线的。考虑到压力的受力情况,对大坝的边缘进行受力分析.B项图形的大坝形状受到的压力是最小的。事实上。美国的胡佛大坝采用的就是B项图形的设计方案。

56.C 解析:此题较难。如果你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把它们分开发布。比如假定今天你老板奖励了你1000块钱.而且你今天在一家百货商店抽奖的时候还抽中了1000块钱,那么你应该把这两个好消息分两天告诉你妻子,这样的话她会开心两次。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之和要大于把两个获得加起来一次所经历所带来的总的高兴程度。

57.B 解析:重视尾部就不是关注热门、主流和重点客户.而是关注非热门、非主流和非重点,所以ACD错,B对。

58.D 解析:理解“虐待罪”要抓住关键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D中超市老板对员工,不符合“家庭成员”的范畴,所以不构成虐待罪。

59.C 解析:C属于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并没有产生“马太效应”中的对比现象。所以C不属于“马太效应”。

60.B 解析:AD都不是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C被告起诉的是第三方.排除三项,选择B。

61.D 解析:各小图形围绕中心逆时针旋转,三角形每次旋转l格,圆圈每次旋转2格,正方形每次旋转3格,综上所述,选D。

62.C 解析:前两个图形相加(满足:黑+白=黑,黑+黑:白+白=白)得第三个图形。

63.B 解析:排除法:把选项的图形展开和题干图形对比,首先排除C、D项,因为C、D项展开后会出现一个长方形连接两个黑色三角形的情况.其次排除A.由于A项展开后由一个长方形连接的白色和黑色三角形的相对位置不对,B项是正确的。

64.C 解析:从后往前看,黑色三角形的位置依次顺时针旋转45度得到前一个图形,选C。

65.B 解析:只观察底部就可得到答案.题干底部是凸出来,那么答案就应该是凹下去.只有B符合。

66.D 解析:从下往上,每两个图形叠加都得到上一个图形。选D。

67.A 解析:选项A就是把题干中的各个部分分开了。B项的等腰梯形、C项的等边三角形错误,D项没有直角梯形,排除。

68.C 解析:我们只观察最底下的两条横边的长度就可得到C选项,其他选项两条横边的比例都和题干图形不符。

69.C 解析:交点数规律:依次为2,4,6,(8)。(也可说成相交圆的数目分别为2,3,4,5)

70.D 解析:由题干2,3图形可得出:一个圆圈与一条斜线相对,排除A,再由图形3可知:一条短横与斜线是看见上的垂直关系,排除B、C,选D。

71.B 解析:“凡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一方是自愿离婚的”是否定了前件,则后件真假不一定。

72.B 解析:本题属于结论型题目。文中引入了某专家对中医的批评,由此可以推出B是正确答案。A、C、D是对这一现象的评价.不能从文中直接推出。

73.D 解析:排除法。

74.B 解析:本题属于解释型题目。人口数量保持稳定说明对食用油的消费量问题,那么食用油的税收在税法生效的头两年中却呈现下降趋势,只能是B,因为政府对出售的食用油按罐征税。A、C实际上不会影响食用油的税收总额。D如果是真,实际上税收额会增加。

75.D 解析:根据提干的断定,人的行为被分成正常的和不可控制的,那么正常的就是可控制的.正常的行为也有可能触犯法律,所以①②都可以从该断定中推出。不可控制的行为能不能触犯法律在本段文字中未涉及,推不出。

76.B 解析:农历每个月的初一俗称“朔”.月亮在这一天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太阳是同时升起和降落的,所以大年初一是见不到月亮的。显然店员乙是说谎者。

77.D 解析:第一种方法:首先排除打平的可能性.只能是两种结果:赢或输。根据题干,进行的比赛局数为:A—B,A—C,A—D,B—C,B—D,C—D。B队输一场,赢二场,B队比D队少赢一场。D赢三场。所以在和D的比赛中.其他队全输。由此可推出B只输给了    D.在和A队、C队比赛中全赢。B赢了C,C又比B少赢一场,c队只赢一场,所以在C—A的比赛中,C赢,A输。所以A输掉了所有的比赛。排名第四。

另一种方法:一共6场比赛,B胜2场.C胜1场,D胜3场,所以,A全输,所以A第四。

78.A 解析:由题干,被撤消的三个机构的人数占全机关的25%,实际减员15%,因此,被撤消的三个机构中。至少有占全机关人数10%的成员调入被保留机构。因此,①一定为真。②不一定为真。因为题干所说的人员调动。不一定局限于被撤消机构的人员调入被保留机构。也可能包括被保留机构人员的互相调动。③不一定为真。因为完全有可能被撤消的三个机构的人员全部留任,而被保留机构的成员被减员。

79.B 解析:根据题干,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只能是比蓝色浅的颜色或者是蓝色本身。①本身是假命题,因为蓝色也是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而且黑色不能被蓝色覆盖。③没有包含蓝色本身。所以只有②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

80.C 解析:设c的价值为a,A=9a,B=4.5a,C=a,D=2a,E=4a。正确答案是C。

81.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82.C 解析: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环境保障。这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83.A 解析:,“成功、精彩、难忘”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目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84.ACD 解析: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85.BCD 解析: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从而抑制总支出。当财政向银行透支,引发赤字财政型通货膨胀时,需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其主要手段有:第一,削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第二。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费用。第三.增加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投资减少,政府赤字亦减少,最终控制总需求的膨胀。第四.发行公债。国家向企业与个人发行公债.既可减少财政赤字,又可减轻市场压力。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弥补通货膨胀缺口。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