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29
61.【答案】 D。解析:制定出新区规划是第一步,然后购买荒地进行建设。到这一步就可以排除其余选项了。再接着往下看,首先迁出工厂有两个考虑:一是工厂有污染,要尽早迁出;二是工厂聚集大部分人口,及早迁出可缓解中心城区各方面的压力。有人随工厂迁出,这就需要在新区建设住宅。绿化环境就放在最后。所以本题合理顺序是D。
62.【答案】 B。解析:本题描述了建筑施工的过程。施工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验收后即可交付使用。答案为B。
63.【答案】 D。解析:妹妹走进没有开灯的房间被绊了一下,打开灯以后发现是凳子,然后把它挪开。正确顺序是D。
64.【答案】 C。解析:本题描述的是修建高速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合理顺序为C项。
65.【答案】 A。解析:本题有两种考虑思路。一是从逻辑上考虑,首先确定某项目是否可行,取得资金后组织人力刻苦攻关,成功后进行项目验收。另一种思路是从技巧上考虑,项目验收肯定在最后,所以正确选项只能是A或C。项目还没有批准不可能组成项目组,所以4必在2前,从而排除C。
66.【答案】 B。解析:本题结论为改善人的工作环境会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原因是通过调查工作环境好的保险商工作业绩比那些不好的高25%。B项则指出对劳动生产率高的工人回报以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而并非改善人的工作环境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是最不可能;A、C、D项均是可能存在的情形。故选B。
67.【答案】 C。解析:本题乙的观点是认为该计划有效果,因为在这个计划之前失业率已持续上升了三年,所以即使失业率没有丝毫改变但是不上升就有效果;要削弱乙的观点,就要指出,失业率没有上升不是因为这个计划的实施,而是别人其他因素,C项正是这个效果,ABD都不能很好削弱乙的观点,所以选择C。
68.【答案】 B。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通过题干法国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同中国贸易的增长速度看,是相对缓慢的,ACD都不是对题干内容的正确理解,所以选择B。
69.【答案】 A。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给出了由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规范不同导致许多伪劣产品的产生,所以要想避免就要使二者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所以选择A。
70.【答案】 C。解析:结论型题目。可采用排除验证法,根据题干可以知道A、B、D是可以从题干得到正确结论;而题干只是说明了入世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并没有指出中国政治发展将快于经济发展,故C项不能由题干推出。所以选择C。
71.【答案】 B。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给出了既然烤炉清洁剂和浴缸清洁剂与家用漂白剂的混合物会放出氯气,而这种未知的清洗剂和家用漂白剂混合没有氯气放出,那么可以肯定这个未知的清洗剂肯定不是这两种物质。所以选择B。
72.【答案】 C。解析:结论型题目。根据题干内容可以知道如果属于同主族原子,质量和半径成正比,而钾和钠违背这个正比规律,说明钠钾的排列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特例;ABD都不是从题干得到的结论。所以选择C。
73.【答案】 D。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结论为“时间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某国司机的注意力”,原因为“统计表明,在夏令时改变的时间里,比其他时间的车祸高4%”,需要假设就是没有其他因素导致车祸增加,否则就谈不上由于时间改变导致的车祸增加;A、B、C项都不是假设前提。所以选择D。
74.【答案】 C。解析:削弱型题目。要反击饮料生产者关于这种饮料含钙对儿童健康有利,就要指出定期饮用这种饮料无助于儿童健康,所以需要提出C项这样的的工作来反驳饮料生产者;ABD都不是最合适的工作来反击饮料生产者。所以选择C。
75.【答案】 A。解析:结论型题目。通过题干内容未来经济发展不主要靠劳动密集,而是需要靠资本的积累,故A正确,D项过于绝对;B、C项在题干中并未提及。所以选择A。
76.【答案】 B。解析:首先可排除C项,顾客明显不会对药品的奇怪作用表示满意;“奇绝”的意思是奇妙到极点,用在这里有些夸张了;“奇巧”通常用来修饰拥有某种不一般的技能,它的意思是新奇而精巧,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奇特”的意思是不寻常,特别,用在这里是合适的。正确选项是B。
77.【答案】 C。解析:“投入”的意思与“产出”相对,指付出做某件事的各种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投入的对象是原料、资源或半成品,其结果是产出某产品或成果,而题目中投入的对象是成品,所以“投入”用在这里不合适。“转入”指在同一个较大的区域内,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地区。“涌入”指大量进入。“入侵”含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D项应排除。C项符合题意。
78.【答案】 A。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瘦弱”指身体单瘦虚弱;“薄弱”指思想意志不坚定;“软弱”指性格不够坚强;“脆弱”指感情上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四个词意思相近,但应用场合各不相同。正确顺序为A项。
79.【答案】 B。解析:“抑制”是使某种趋势得到控制;“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治理”是整修,改造的意思;沙漠化现象已经出现,不可能再进行“防治”,故正确答案为B。
80.【答案】 A。解析:“劝导”表示规劝开导;“劝告”是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劝说”表示劝人做某种事情或对某事情表示同意;“说服”表示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因此这里最合适的应该是A。
81.【答案】 B。解析:“察觉”意思为发觉,看出来;“觉察”:发觉,看出来,表示日子比较长。因此选择B。
82.【答案】 B。解析:A项缺少头的动作;C中缺少足的动作;D中缺少口的动作。B项没有遗漏,为正确选项。
83.【答案】 C。解析:本处科学进行有方向的研究,揭示事物规律才最合适,所以选择C。
84.【答案】 D。解析:空格前面的部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空格处应填的词的词义。但动作是猴子发出的,所以BC都不能选;“熟视无睹”的意思是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意思是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可见“视而不见”并没有经常看到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为D。
85.【答案】 B。解析:“不止”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不只”的意思是不但。1句中两个分句的关系是一层比一层重要的递进关系,所以这个空格应填“不只”。“正确”的意思是符合实际,没有错误;“准确”的意思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或事先的要求。预算属于事先的要求,所以这个空格应填“准确”一词。“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震惊、害怕。这起假酒案是事实,并没有夸大事实,所以“耸人听闻”不合适。
86.【答案】 B。解析:本段文字主要在说转变思想道德观念包括什么内容,也就是如何转变转思想道德观念的问题,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B。
87.【答案】 B。解析:本段文字的关键句为首句,其他是对首句的解释说明,所以选择B。
88.【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面对贫困应该保持的正确态度,即把贫困当作奋斗的基石而不是绊脚石,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行动去找回尊严和尊重。A项“积极的心态”是对的,但是并不是去“改变别人的看法”,因为“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关键是用行动证明自己,做和怎样做”,排除。B项说“国家的富裕要靠每个个体的努力”,这显然偏离了文段所要讨论的“如何面对贫困”问题,排除。D项把重点放在了“改变别人对贫困的看法”上,这也偏离了文段的主题,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9.【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的付出和回报的关系,可以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但是有时可能不会立即得到,因此选择C是最合适的;迷惑项D说了一个比较绝对的词“总会”,与原文不符合,所以选择C。
90.【答案】 C。解析:从第一句话可知,AB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卢梭的主要贡献在教育领域或体育,则他应该被认为是教育家或体育理论家,而不是思想家。D项认为卢梭发展了自然教育理论,但从第二句话可知,他提出了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自然教育理论,该项中“发展”一词不准确。因此正确选项应为C项。
标签:行测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