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六)

编辑:qinh

2011-01-06

编者按: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结束,2011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也将逐一展开,今天小编我就为大家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帮助大家有效的复习。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相关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二)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三)

第六章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概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派别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都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包括:

第一,承认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反映依赖于被反映者,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而存在。

第二,承认认识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又不同于客观物质世界,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第三,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人的认识能够如实的反映客观对象。

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说明了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何以可能、人类能否认识世界等认识论的重大问题,实现了认识论上的一次革命。

三.科学的可知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内在的包含着可知论,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类的思维能够如实的反映外部世界。

第二节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特点和形式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概括,深刻的揭示了人的活动或社会生活同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

实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实践是物质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第四,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第五,实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连续性和间断性辨证统一的活动。

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包括认识者、认识对象、认识活动本身三个要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就是分别标志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哲学范畴。认识活动则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现实的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是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

第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三,是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

第四,是具体的人。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作为主体认识的对象,具有不依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是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客体的首要特征。认识的客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客体,另一类是精神客体。物质客体包括自然界的事物和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精神客体是人类自身的精神现象。

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关系),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三个基本方面。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