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8-03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公务员频道提供2009年2月21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2009年2月21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部分试题及分析
今年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总体而言,今年的试题出的非常的有特色,不仅在难度上有所调高,在题型的考核方面也呈现出不少新变化。
一、数字推理——九宫格复出江湖,挑战发散思维
九宫格数字推理曾经在07年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招收公务员考试中首次出现。这次是第二次出现。这次的九宫格数字推理的难度较上次有所提升,规律出现多样化,考察的思维更集中于考生是否对数字及其运算的敏感上。
第7题
21 3 6
63 9 ?
81 27 18
A.27 B.8 C.21 D.18
【答案】D。解析:每行前两个数字之差除以3等于第三个数。(63-9)÷3=(18)。
二、数学运算——难度提升,注重技巧和方法
考察难度有所提升,题型和方法涵盖较广、比较全面;计算量很小,注重了方法和技巧的考察。解题时排除、代入法运用比较多(比如13、15、18、19、22、24题)
第22题:
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共100枚,价值2元,如果其中2分硬币的价值比1分硬币的价值多13分,那么三种硬币各多少枚?
A.51、32、17 B.60、20、20 C.45、40、15 D.54、28、18
【答案】A。解析:带入排除法。根据“2分的币值比1分的币值多13分”,由此排除B、C、D。A项符合题意。
三、图形推理——注重考察对图形性质的认识
图形题目往往不大容易找到规律,但是如果对图形之间的关系性、一致性等具有较高认识的话,那么解答图形推理题目就左右逢源了。比如以下这道题目就是对图形整体性质的考核,必须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图形中应用求同思维。
第26题:
【答案】D。解析:考虑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接触点的个数。第一组图依次是2,3,5;第二组依次是1,4,(5)。其中2+3=5,1+4=(5)。
四、演绎推理——难度与以往持平;出题方式有新意
2009年度北京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部分难度与2008年基本持平,并且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仍旧均有考查。不同的一点在于,08年考查可能性推理的比例大于必然性推理,而今年两者的比例相同。09年可能性推理考察题型涉及了削弱型、结论型和评价型,以削弱型为主。必然性推理方面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均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仍要掌握好逻辑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快速的进行解答。
2009年度北京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的新意就在于最后一题,最后一题也属于可能性推理的削弱题型,以往考查的削弱题型,都是要求寻找能够削弱题干的选项,但是今年的这道题,是要求寻找题干能够削弱的选项,这样一颠倒,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没变,但还是能够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进行挑战。因此考生在掌握基本题型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才能不掉进出题人的圈套。
第40题
随意挑选一组人去听一位演讲者对一大群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众所做的行政伦理学讲演。再随意挑选另一组人去听这位讲演者对一小群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听众所做的同样内容的讲演。前一组人认为,该讲演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却认为,他的表达模糊、冗长。
题干中的信息最能够反驳以下哪一项断言?
A.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
B.如果第二组人听了该讲演者的第一次讲演,他们所作出的判断将会很不相同
C.同一个社会行为,当被置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评价时,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判断
D.一个人对某为讲演者的讲演质量的评判,会受到其他人对这次讲演的反应的影响
【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中给出了一段材料作为反驳论点的依据,首先根据两组人的比较可以发现,讲演者两次讲演的内容和方式相同,不同的是听众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不同的,而结果是两组人对讲演者的评判却不同。由此就可以得出对讲演者评判不同的原因在于听众注意力的不同而不是讲演者的讲演内容和方式。也就反驳了“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这一观点,故答案选A。
五、言语理解——重点考察科技文章,考核方式多元化
人文篇文章阅读相对往年篇幅比较短,有两篇字数都在300字左右。材料内容涉及得也比较广泛,其中有一篇甚至是选自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题目的两个比较大的特点是:
一、与近两年的每篇文章五个题目的形式不同,今年的文章后所设的题目数量多少不一;
二、设题角度多为对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以第113题为例:
113、“为此目的”中的“此目的”指的是:
A.研究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标签:北京公务员行测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