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4-19
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语文下学期说课稿怎么写,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说教材编排及意图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存的两首诗中的一首。这首诗有“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 “孤篇压全唐”的美誉,还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融景物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于一体,是指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很好范例。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及教学目标
关于古代诗歌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一学生对古代诗歌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积累了一些鉴赏方法,但对古代诗歌阅读兴趣不甚浓厚,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还会遇到一些障碍。
基于高一学生的学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1) 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感悟哲理,体会感情。(2)赏析诗歌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深情诵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感悟江月永恒,人生短暂却又代代相传的人生哲理,赏析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的美好爱情。
教学重点:抓住意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诗歌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难点: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感悟人生哲理。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践行新课改,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学情,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教学法。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古诗之悠远韵味,赏古诗之绵长情思;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采用范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2、情境教学法。制作意境优美的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体会春江花月夜的美,有助于达成“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教学目标。
3、点拨法。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有限,人生经历有限,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有助于突破难点。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为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整个教学活动分段分组进行。第一段,学生课前(可利用晨读)结合学案独立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作业;第二段,学生就学案上的作业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并生成新的疑问;第三段,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解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及能力迁移。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事物、获取知识能力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概括到具体,由课内到课外,本课第三学段教学过程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温故导入,丰富积累
月亮是我国古代诗人钟情的意象。文人墨客,在月亮中或倾注了爱恨情仇,或寄托了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人生坎坷,或抒写了哲理思考。引导学生回想唐诗宋词中学过的有关“月”的名句导入新课,为下面着重分析月亮的意象缘景明情作铺垫,同时“引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课标》)。
(二)、朗读品味,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精美的课件作配乐范读,引领学生感知诗歌内容,进入诗歌意境,初步获得对文本愉悦的审美体验。
2、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旋律,读出感情的变化。月之初上迷离、美妙——高亢,月下遐思——平缓,思妇对月徘徊——低回,游子梦回故乡——哀怨,梦醒月残倍孤寂——悠长。
3.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解决学案上的问题1——寻找美点,并划分诗歌层次。
交流明确:诗歌景色美、哲理美、情感美。全诗可分三层解读,第一层(前8句):月之色,第二层(中8句)月之问,第三层(其余句)月之情。
标签:高二语文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