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ez
2013-12-11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把握时间,认真学习,为将来的路奠定基础,威廉希尔app 为学子整理了“高一语文说课稿:消逝的钟声”一文:
高一语文说课稿:消逝的钟声
一、说教学背景
1、说教材
《消逝的钟声》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史铁生。本文以一种庄严、宁静的姿态来关照这个世界,通过对冲淡悠远往事及其童年生活的回忆,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将这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宁静、自由、空灵等)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字里行间,隐含着(儿童的视角叙述、急切的追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作者对于经历的沧桑岁月的感慨。全文充满怀旧意味,流露出的是一种宗教一样的平静和通透。
思想如此深刻的散文作品,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继续提高学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在阅读中,更要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体会语言文字中传递的信息,学会与作者交流、沟通,抓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进而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文章主旨。
2、说学情
高一(下)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上)的学习,了解了散文的基础知识,对散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比较复杂的散文,理解不会很全面、深刻,阅读还会有些障碍。因此,教授这类散文,仍需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深入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法,把握作者的文章风格,并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鉴赏复杂散文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这篇散文比较复杂,高一学生完全读懂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知识背景来看,宗教(基督教)常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政治环境;从艺术上看,这篇散文“本色”而急切的对话,童年生活叙事视角的转变,理性的思辩等这些因素既增加了散文表达的宽度和深度,也是形成学生阅读障碍的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沉浸在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简笔速写式的景色描写以及浓墨重彩的琴音和歌声中,却不知作者想透过这些表达怎样的主旨。而读一篇散文,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其他问题都是为主旨服务的,所以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1、理解“故乡”新的内涵,把握散文主旨。2、分析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探究散文主旨的方法,提高散文精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我们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握主旨的方法,那么探讨主旨的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探究的能力,找到快速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质疑、探究,深入全面理解文章主旨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让学生理解宗教文化对作者的征服,音乐之于作者的瞬间影响和美好感受,从而走进作者宁静的内心世界。所以我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1)、感受宗教的文化氛围给予作者的心灵的宁静、自由与空灵。(2)、体会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平静与通透。
综上所述,我将教学目标的基本定位为:学生在预习、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宗教的文化氛围给予作者心灵的宁静、自由与空灵,走进作者宁静的内心世界,理解“故乡”新的内涵,分析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散文主旨。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双重对话,并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完成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本文的主要问题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到位,而且不知道文章的主旨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因此,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故乡”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人的故乡是超越时空限制的自由、宁静的心情;故乡是人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这一内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通过学生课上的交流讨论实现难点的突破,从而为引导学生延着正确的方向探究文章的主旨,“学习探究‘故乡’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散文精读的能力”这一教学重点服务。
教学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从学生阅读的最初感受出发,通过预习、质疑、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修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式为“学生质疑、讨论、交流;教师启发、指导、规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及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课堂提问,分析探究,再通过课后的拓展阅读,来实现这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具有针对性,延展性。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六个环节:教学导入;学生阅读后质疑;分析探讨文章的主旨;教师启发诱导,探究文章表现手法;课堂小结;作业。
(一).教学导入:
1.在中国人的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是乡土情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故乡是一首优美的诗,缠绵的情。它是余光中先生《乡愁》里的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它是郁达夫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散文《消逝的钟声》,看看他对故乡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耳熟能详,郁达夫《故都的秋》为高一必修2所学,并且对“故乡”的理解与本节课所学有重要关系,由此导入本课容易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重要的是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估计学生知道的不会太多,或者理解不到位,这是本节课的起点。
(二).学生阅读课文,发现、质疑,自由提问(学生已读,读省略)
3.学生问题:1、2、3、……
由于导入部分的指向性非常强,我想这一环节中,学生所提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章主旨的理解或者主旨表现的艺术手法上,不会刚开始就过多地集中到个别语句的理解上去。这一环节,主要意图是了解学生阅读的最初感受和阅读障碍,然后以此为依据,在对“故乡”内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为重点探讨作者对“故乡”理解的艺术表现手法奠定基础。
教师预设:
(1) 作者第二段写斯大林的死,有何用意?
(2)文章1/3的文字没有写钟声,“消逝的钟声”作为标题,理由何在?
(3)本文标题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从童年生活回忆写起,而且将童年生活的回忆写得细腻入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钟声到底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使得他在异国他乡听到钟声时就会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童年”,为什么?
(5)消逝的钟声有何含义?
(6)“钟声”与“故乡”有什么关系?
(7)作者听到琴声、歌声后,为什么有灵魂被惊动的感觉?
(8)文章中多处景物描写有何好处?
(9)第三段写小时候作者想去城外,可奶奶不让去,能够表现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但并不能说明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与作者最后所提及的“故乡”理解有何关系?
(以上回答见课文详解)
……
这些问题教师作充分预设,课堂上有很多问题可能不会出现。学生的问题有的可能与理解本文主旨无关,可搁置,课后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文有关但讨论的意义不大,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自行解决或教师简单指导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理解文章主旨有大帮助,并由此引出教师的问题,由师生讨论重点解决。
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并对学生讨论结果做评价规范,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可根据课堂情况适当调整。
(三).分析探讨文章的主旨。
4.分析探讨作者对“故乡”新的理解。
从学生的阅读的最初感受出发,分析探讨作者对“故乡”新的理解,这一环节,可以在学生阅读、思考第14段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相互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虽然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较浅的层次,但还是能够根据14段文章的结尾概括出作者对“故乡”的理解,这就为学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故乡”奠基。
学生发言:(略)谈到阴影部分,要注意引导。
教师小结:
人的故乡是超越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自由、宁静)的心情;人的故乡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5.分析探讨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产生这种新的理解。
学生根据第14段探讨,作者的理解简而言之,故乡是心情,是归宿。作者是40年后,到达异国他乡,听到钟声后引起了对童年的回忆,继而触发了“故乡的心情”。
分析示例:
(1).“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作者仿佛回到了童年,在异国回到了故乡,此时作者心中的“故乡”已经超出了地域的界限,正好呼应文中“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
(2).“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这写的是什么?这是写作者到达异国他乡后的感受,整个氛围让作者感到舒适、宁静、自由,因而“故乡”是心情,是心灵的归宿。
教师要适时引导,低台阶,小步走,这一环节旨在深化学生对作者“故乡”的理解。
(四).探究文章表现手法。
6.分析探究作者是怎样把他对“故乡”的理解表达出来的呢?
步骤(1).教师引导,过渡:
我们对作者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作者是怎样把他对“故乡”的理解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作者来到异国后,听到钟声引起了童年生活的回忆继而触发了“故乡”的心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方面去思考:其一,为什么钟声会引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其二,为什么童年生活会触发“故乡”的心情?
步骤(2).学生在了解补充材料(见附件)的前提下,结合文本内容,分组讨论:为什么钟声会引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标签:高一语文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