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08
《三民主义与中国》中说:“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鼻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参考美国亨利.乔治的学说。)由于征用土地在将来未定之日,照价收税一条,自可防止地主“以少报多”的流弊。孙中山对此十分自信,他说“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家。”
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剥削依然存在,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问题1: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4、评价
(1)性质:是孙中山受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资料: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
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我们在这个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的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做过的事。
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在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2)进步性: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①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局限性: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实践
1、指导辛亥革命
在“三民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军事成功。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2、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捍卫民主共和
(1)背景: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
(2)行动: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为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逐渐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三、发展
1、背景
(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失败;
(3)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思想实现转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他热烈欢迎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2、提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帝联俄);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问题2:新旧三民主义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新是对旧的继承和发展)
(1)相同点:①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②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
③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④影响: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不同点:①内容不同:
a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新”在反帝;联俄;民族平等。
b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联供。
c民生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以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新”在扶助农工。
②影响不同: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问题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2)新三民主义是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4、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5、意义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一致(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问题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1)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一致(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2)不同:①阶级属性;②最终目标;③革命步骤等
【本课小结】
问题5: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1)学习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习其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其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
(4)学习其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