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中综合教学计划

2014年高中普通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编辑:sx_zhaodan

2014-06-04

2014年高中普通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摘要】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威廉希尔app 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高中普通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动性大与合唱能力提高的矛盾。说起合唱,人们就想起革命歌曲大齐唱,表情严肃,没意思,学生往往对于合唱教学课多少有排斥心理。参加合唱的学生只是相对喜爱唱歌的普通学生,合唱能力起步低,进步慢而且流动性大。在训练时间上,又要避开各种大大小小的复习迎考阶段,加之高三学生因高考而一般不再参加合唱训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合唱能力有较大提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②升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合唱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仍占据主要地位的背景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在课外时间学合唱持反对意见。合唱活动受到来自家长、社会乃至部分主课老师的压力。③合唱曲目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高中合唱以混声合唱为主,但现有的混声合唱多是成人作品。高中学生还处于变声后期,声音不是很稳定,很难达到成人合唱的要求。因此,非常需要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合唱作品。 二、高中合唱教学实践

合唱教学分为两大块:

(一)艺术欣赏课中的合唱欣赏教学

1.欣赏现代合唱,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自从合唱艺术于二十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以后,便始终与我们的中国革命息息相关。我们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解放以后,又全盘接受了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声音观念,逐步养成了“粗犷厚重”的音响风格。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发现世界的观念已经改变,各种风格类型的合唱作品百花齐放。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对合唱的鉴赏能力。在艺术欣赏课中给学生欣赏了前苏联风格的合唱、欧美风格的合唱、民族风格的、通俗风格的、现代音乐风格的合唱,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优美的合唱音响能激发学生对美好声音的向往和追求。

2.互动合唱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我们设计的高中艺术课程采用模块教学方法,学生除了必修的音乐欣赏课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声乐、器乐、舞蹈。在声乐课中,因为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所以男女生比例、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可以加强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呼吸的训练,用夸张的手势帮助找到高头腔的感觉,激发学

生对歌唱艺术的兴趣,掌握有气息支持的高位置的齐唱能力。此外还要重点进行声部内部的声音融合以及音准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演唱简单的二部合唱,为课外合唱队的训练打好基础。在合唱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耳动——学生用心听、感知、听辨音乐;喉动——用心去有表情地朗诵、表达、歌唱;眼动——有理解的神、情、意表露;手动——有情感的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脑动——用大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记忆、想像、联想、思维,做到全身心和谐地投入,在音乐美的感染之中动情地歌唱,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二)课外活动中的合唱训练提高

1.组建合唱队。在班级选修的基础上,主要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根据音准、节奏、乐感情况,挑选了约16位女生,约16位男生,组建学校合唱团,积极开展合唱活动。合唱团成员每年从高一新生中得到补充。

2.系统、科学的合唱训练。参加合唱团的是热爱歌唱且有一点演唱能力的学生,因此要以合唱团的要求进行较为严格系统的训练。

3.精心选择合唱曲目。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通俗歌曲改编的简单二部合唱进入,比如《同一首歌》、《东方之珠》等,女生合唱《斑鸠调》、男声合唱《八只小鹅》、混声三部合唱《青春舞曲》、四部合唱《飞来的花瓣》等。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旋律和美妙的和声,逐渐提高合唱能力。

学校合唱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合作意识、和谐精神和健康情感。在合唱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力求取得统一的音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再创造;配合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学校的合唱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艺术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人格之美。 高一下学期为教学普及阶段:以“自选项目,发展兴趣”为原则,学生活动以班基础,开展各类艺术兴趣活动。 二、高二年级

高二为发展阶段:“各得其所,发展特长”—— 学生活动打破班级界限,允许学生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 把各项活动中水平提高较快的学生集中起来,

组成兴趣小组,进行专门的培养和指导。通过在高一的音乐课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及音乐实践的参与。课程的设置可以更多以实践性的表演来进行音乐教学。下面我们以民族器乐合奏课为例谈谈综合艺术课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作用。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