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7-10-16
教学计划包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下面是新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第四章教学计划:种群的特征,供参考!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
(2)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2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2)模拟用标志重捕法查动物种群密度
3.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
(2)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5.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通过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让学生尝试、模仿的操作。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6.教学过程
〖章引入〗从一则笑话引起,说明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
〖板书〗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目标引领。
【课前导学】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回答存在问题。
从网络红人犀利哥和北京西客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图片,学生总结作为个体的集合,种群并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它具有个体不具备的特征。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举例说明种群的定义。2.种群与个体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板书〗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过渡:农业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渔业资源什么时候捕捞,捕多少?农田中的害虫什么时候需要防治?牧场养殖多少头牲畜合适?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明确一个事实:种群个体数量有多少?
设疑:怎样可以更直观的反映种群的数量?
引出 种群密度。
给出实例: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野驴,数量有3.4万头但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不足一头,而蝗虫每平方米几十头甚至上千头。
〖板书〗一 种群与种群密度
〖讲述〗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思考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发现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归纳提炼】
〖讲述〗1.对种群的理解
两个“要素”: “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形式
两个“条件”: “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两个“方面”: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2.对种群密度的理解
(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不同生物在同一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同种生物在不同时间或区域中,种群密度也不一定相同。
过渡:怎样调查种群密度?展示 大象种群和蒲公英种群的照片。
对于大象这样生活在固定区域个体大、易统计的种群可逐个统计。对于蒲公英这样的个体小不明显、计数困难的可以估算其数量。
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