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mengxiang
2014-11-06
【摘要】在授课前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计划,将能帮助老师们更加高效的传授知识,下面是“高三历史策略参考范文”欢迎大家进入精品的高中频道,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习惯上将复习分成三轮:一轮,梳理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训练基本技能;二轮,重点专题选讲;三轮,综合训练。其中一轮是整个总复习的基础性工程,时间较长。二轮和三轮时间较短,但却是整个总复习的关键。 进入第三轮复习后,许多学生出现了复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以往清晰的知识点也变得模糊,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每星期的综合测试,学生的自信心有所削弱,在学法和心理上出现混乱,普遍增加了焦虑感。有效指导学生三轮复习,有助于在冲刺阶段稳定学生心态和巩固学习成果。具体而言在第三轮复习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一、在常规教学上回归教材和回归本质。
随着前两轮复习的结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有所提高,因此在三轮复习中很多学生容易陷入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再现的重要性,容易导致三轮复习中基础知识出现松动和遗失,造成高考中的知识性失分。因此在三轮复习中仍然要注重夯实基础,主要目标仍是查漏补缺,巩固前期复习成果,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准确化、系统化。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1)回归教材由当前的考情决定,也和学情相一致。高考命题的走势主要表现为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经济能力的测量,“不追求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内容覆盖率的大小”,考查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学科内容”。高考命题的依托是大纲所列举的考试范围之内的课本知识点,并又对知识作一定的再生、延伸和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强调和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要点来思考和回答问题,高度重视并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构、结论、史实甚至表述方式,澄清以往感觉模糊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得分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和失分。
从期中、期末考试中,特别是一轮验收考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次考试中基础知识都成为失分的重灾区。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致使答题时无话可说或有话空说(不切实际,回答空洞);其次是对知识的迁移、转换、综合与运用能力不足,这也往往和知识储备不足有关。因此,第三轮复习中,依然要把教材基本知识点落实到位,并不断拓宽和深化认知,巩固记忆成果,才能在应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回归本质由目前的学情决定,也符合高考命题要求。本质是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属性。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本质认识既是高考命题侧重点,也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比较纷繁复杂而具体,把握其演变线索、趋势和规律的关键是从本质特征出发。历史现象的本质(隐性知识)和显著特征(显性知识)往往通过人与人的政治关系或人和自然的关系显现出来,发现和分析历史现象的主要本质特征(理解层面)就意味着掌握了完整描述(记忆层面)现象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方法。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要从题海中跳出来,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在复习中不断查漏补缺,着重在知识盲点上下功夫,恢复已经淡化或有所遗忘的知识,不断弥补记忆漏洞,解决尚未记忆的死角,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系统的复习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内涵,外延等方面准确、系统、完整、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因为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才能在做题时读懂材料进而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回归教材不是对一、二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历经知识和热点复习后的升华和排查。回归教材要注意突出全面性即结合《考试说明》,将教材中的考点通览一遍,掌握最原始的知识,形成对知识的全面印象。对主干知识力求理解透彻,让自己在考试前保持心中有底的感觉和自信。针对性即针对自己以往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排雷”工作,避免在高考的关键时刻“引爆”。独立性即学生要加强独立复习能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弄不懂而自己已经懂了的问题上。
2、形成网络,提升思维高度。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已经对知识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达到思维高度的提升。因此在第三轮复习中应加强专题内容的细化,避免“大而空”现象。同时将专题复习与单元复习有机结合,利用课本标题,整体把握课本知识。通过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子目的标题,对其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选择性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进一步完善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培养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说明、判断、分析、评价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时事、热点的能。这方面,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培养发散思维和大范围调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学会迁移知识;三是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就事论理。
3、注重培养知识综合的能力
目前学生在复习和测试中普遍暴露出学习效率低、应试技巧差等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缺乏知识综合能力所造成的。面对庞杂的历史现象,学生应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综合对待,在认识历史事物时挖掘其本质规律,借助本质规律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同类整合、归纳和比较,对文综试题进行具体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到记忆知识点全面,理解知识点准确,运用知识点有效。
能力提升是第三轮复习中必要的教学任务,但最后收官阶段不宜盲目和片面追求能力,必须和基础知识的巩固紧密结合在一起。新课标和新大纲为我们在学科能力培养方向上提供了基本依据,应该领会其精神,把握教学的具体深度和层次;知识巩固则是能力提升的基本依托和生发点,在知识横向延展和纵深分析中要注意符合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原则。
二、 培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轮复习是以习题形式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在三轮复习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1、选题、练习、讲评、反思
三轮复习的考题选择与训练程序上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保质,选题组题命题时要体现创新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试题风格、思路和内容结合高考信息,贴近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第二是定量,在复习跨度大、基础知识密集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只能安排恰当的训练量,对不同难度区间的高中低档考题则要分配合理,以2:3:5为佳,同时注意考查课本的细小环节和角落,以覆盖知识梳理中所未强调的部分。第三是精评。要注重通过考题评讲,揭示考题特点、命题意图、考查方向等规律,从而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增强应试的有效性。要剔除二类考题:即“走火入魔题”(易混淆思维)和“误入歧途题”(易是非不清);精评二类考题,即“痛改前非题”(分析错因,澄清认识)和“信息交流题”(捕捉讯息,解读高考)。在试卷讲评后,要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试题所给的参考答案,分析自己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差异,找出漏答错答的原因,从而提高自身答题得分能力。
标签: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