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08
二、灯下读《灯下漫笔》(钱文)
(一)
且先释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女作家萧红有过这样的回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回忆鲁迅先生》)
日本作家增田涉也有这样的观察:
"有一天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住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鲁迅的印象》)
鲁迅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而且是"漫笔"。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字"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鲁迅曾谈到自己"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总)是胡思乱想……总像断线的风筝似的收不回来"(《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所说的就是这种思维的联想。同时,既称为"漫笔",这也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
这正是五四时期所盛行的文体--随笔。90年代末似乎又再度兴盛,而且有"学者随笔"之说;那么,鲁迅这篇也可算是"学者随笔"的开路之作。不过,这已是题外话。
拉回"题内",还要再说一句:作者既点明"漫笔",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其漫衍无际的"心事<心绪)""思维""笔墨",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的要点,也即前面所说,作者独具"夜眼",对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二)
现在进入正文。
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以及普通老百姓)所亲历的一件不大不小的日常生活事件: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而不得(第二段),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最平凡的,最普遍的,也是最深刻的。这是鲁迅的杂文(随笔)思维与写作的特点。
细加琢磨,就会发现,作者在叙述中着意突出了"人"(老百姓与自己)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于是注意到了如下关键词:开始换钞票时的"乐意"(第一段),停止兑现时的"不甘心"(第二段)与"恐慌"(第三段),最后打折兑换、吃了亏以后的"非常高兴"与"更非常高兴"(第三段)。还有一个细节也颇发人深省:第一、三、四段都写到"银元装在怀中",感觉却大不一样,开始只觉得"沉重累坠",几乎失去、又终于得到(尽管打了折扣)后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这里,对人对外在事件的内心反应的关注,也即对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也成了鲁迅杂文(随笔)思维与写作的一个特点。
从表面上看,作者的叙述是平静而不动声色的;但细读原文,却不难发现字里行间的调侃语气。例如第一段"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第二段"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第三段"(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之类,都是对作者自己与,普通百姓,也即下文所说的"我们"的一种幽默的自嘲,与对第一段提及的"特殊知识阶级",以后又不断提及的"研究室"里的文人、"爱排场的学者"的反语中的讽刺是大不相同的。本文的重点显然在"自嘲",对"特殊知识阶级"的反讽不过是顺手一击。而这种"自嘲"(自我反省)也同样成了鲁迅杂文(随笔)思维与写作的特性。
问题是,作者通过这日常生活事件,要反省什么?或者说,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三)
于是,进入了本文第二个层面。
而要进入这一层面,就必须实现思想(思维)的一个飞跃,这就是第四段(也即通常所说的"过波段")所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这是前文所说的"联想"思维的第一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多级跳跃"中的第一级。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也是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第一级判断。这一判断紧接前文"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现在因为有可能失去全部铜元,即使大打折扣我也万分喜欢这一事实陈述而提出的;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理论的提升(飞跃)",提出了"奴隶"的概念(这一概念我们将在下文加以界说),"我们"(作者自己与普通百姓)就与
"奴隶"发生了联系("极容易变成"),而同是一个"喜欢"也有了不同的含义。如果说前面几段中,"喜欢"不过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绪的一种简单描述,这里,就成丁对"奴隶"心理的一个判断。
而这一判断是需要加以论证的。于是有了紧接着的"假如……"这一段的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当人突然陷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境地时,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马"的待遇,尽管"不算人"也会"心悦诚服"的--这样的假设心理性分析与前文有关"银元"的得失心理显然具有相似性,鲁迅的联想与推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人与事之间,他却能别具眼光地揭示出内在的相似与相通,从而给读者以新奇的发现的喜悦。他也上是借助这样的联想,帮助读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某些超越经验的社会历史现象与本相。本文就是从兑换银元的心理引发出这样的现象,中国历史"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当了奴隶还"万分喜欢"。如果前文尚是联想与推断,现在已被证实,是确定无疑的历史事实了。
于是,又有了进一步的推论:"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这是"多级跳跃"思维中的第二跳,也是最关键的一跳。这也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境遇的最重要的概括与发现,与《狂人口记》里所说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的论断与发现,属于同一等级,都需要从鲁迅整体思想体系中去理解。这里要稍微多说几句。据有的学者的研究,鲁迅思想的核心是"立人";他在第一次明确提出"立。人"思想的《文化偏至论》里,即指明"立人"的根本在"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说,"人的个体生命(真实的具体的个别的个体的人,而非普遍的、观念中的人)的精神自由"是"人"之成为"人"的本质,是衡量是否具有"'人'的价格"的惟一的绝对的标准。如有的学者所说,"在这个概念中,原本意义的人是有独立的个人权利的,有尊严的,自由自觉的,自主创造的人"(参阅王乾坤《关于"吃人"》,载《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2期)。只要人的个体生命还处于物质的,特别是精神的被压抑状态,没有获得个体的精神自由,人就没有根本走出"奴隶"的状态。他以此考察中国社会历史与现状,就得出了本文所说的"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的结论--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都能体会、感受,而无须论证的,只是看我们敢不敢正视它。
鲁迅是反对一切"瞒"与"骗"的,他还要我们正视,中国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处于"下于奴隶"的状态的。他举例说,在中国历史中,老百姓经常受到"官兵"与"强盗"的双重"杀掠",这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制定出"奴隶规则",以便遵循的心理,这与前文当了奴隶还"万分喜欢"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有发展,身为奴隶,却希望建立稳定的"奴隶秩序"--鲁迅行文至此,发现(揭示)了这样的奴隶心理,他的心情不能不是沉重的,他的笔调也愈加严峻。
以此观照中国的历史,所看到的竟是中国人的悲惨命运:在五胡十六国、黄巢(唐末)、五代、宋末、元末与明末张献忠时代,"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百姓反不得安宁;"纷乱至极之后",有人"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反而"叫做'天下太平"'。由此而推出的自然是这样一个"直捷了当"的结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这是本文"跳跃性"思维的第三级跳,第三个重要发现。它是对中国历史的又一个意义重大的概括。看起来这好像讲的是历史循环,其实质意义是强调,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走出奴隶时代",区别仅在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还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始终是奴隶"这一本质是没有变的。这也就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鲁迅的这一论断的另一个含意是,鲁迅赋予"先儒"(实际是孟子)所提出的"一治一乱"说以新的意义: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都是"主子"(少数统治者)对"臣民"(大多数老百姓)的奴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作乱人物"(例如前文所说的张献忠),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给新的"主子"(例如取
代明朝统治者的满清统治者)"清道辟路"的,或者他们自己成为新的统治者(例如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鲁迅对中国历史上的"作乱人物"(其中有些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的这一尖锐批判,虽不是本文的主要意旨,也是发人深省的。
以上这一大段,是本文的主体,通过三次思想的跳跃,提出了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三个重要的概括与判断,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与文章的批判锋芒。
(四)
"现在人了哪一时代"一问,把文笔转向了现实,也即本文的第三个层面。
鲁迅先以退为进,"我也不了然";然后指明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却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言外之意是清楚的:"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
于是,又说出两个反诘句,向每一个读者,也即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百姓,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不满于现在,难道就只能像古人与复古家那样,神往于过去吗?
这一反问,就逼出厂新的回答,另一种选择:人们不满于现在,无须反顾过去,还可以向前看--"前面还有道路在"。
行文至此,文章退进出入,曲折有致,"蓄势"已满,终于喷发出震天一吼一一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一声呐喊,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救救孩子",把一个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民、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在"暂时做稳了奴隶"与"想作奴隶而不得"的历史循环中作被动、无奈的选择,而是自己创造出一个彻底走出奴隶状态的全新"第三样时代";不再仰赖什么救世主,而是依靠全新的一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是召唤,是展望,也是激励--整篇文章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五)
鲁迅的文章嘎然而止,我们读者的思绪却无法止住。
当我们在这世纪之末,在灯下,重读这写于四分之三世纪之前的旧文,不能不想得很多很多……
尽管"想到了什么"是因人而异的,但读了以后,不能置之脑后,而必须想,不无痛苦地思索--这本身就显示了鲁迅先生文章的力量。
而且这样的文章是要不断地读下去的;每当我们有了新的人生经历,有了新的生命体验,或者面临新的困惑,就来重读这篇《灯下漫笔》吧,你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对文章,对世界,以及对你自己。
鲁迅的文章是常读而常新的。因此,第一次阅读不必要求读得太细,处处都弄明白,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要有所"不懂"才会有所"懂"。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前面反复申说的那三大判断,以及最后的呼唤。即使这"最基本的"也只能似懂非懂,有个强烈的印象,像钉子一样打人脑子里,让以后去慢慢品味,这就行了。
三、《灯下漫笔》赏析(徐啸虎)
《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门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层层剥笋,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开头记叙袁世凯复辟期间钞票贬值的旧事,是引发议论的契机。中国占代一贯以现银为货币,无论是白银黄金,还是银元铜钱,都那么沉重累赘,不便携带。民国初年由国家银行发行钞票,交换价值不变,携带与使用却大为便利,从此,人们都爱用钞票而少用银元,但由于政治上风云突变,又出现钞票贬值,银元和现银吃香的风潮,使作者不得不以六折或七折的低价将中交票兑换成现银。这本来是一大损失,但作者却沾沾自喜,"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因为腰中又有了银钱可以度日。鲁迅用叙议结合的笔法,生动描写了这场风波,细致表现了自己忽忧忽喜的心情,然后笔锋一转,引发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精辟议论,犹如横云断岭,使文章迭起奇峰,别开生面。在阶级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奴隶和劳动者向来是会说话的工具,或者是专为战争与服劳役的动物,丝毫没有实现过人的价值。"将人不当人",本来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对待奴隶、农民和工人的行为准则,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甚至还产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这就说明人的价值更低于牛马,不如猪狗了。换言之,如果人的价值等于牛马,就成了应该心悦诚服,讴歌恭颂的太平盛世了。剖析历史,鲁迅得出"实际-亡,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明确结论,又进而指出,更有的时候,等而下之,不如牛马猪狗,轻若草芥,贱似沙虫,专供屠戮蹂躏,奸污虐杀,想做驯服的奴隶都不可得。他从自己的观察研究出发,把中国历史的各种时代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从而高度概括、准确鲜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规律,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兼并鲸吞,弱肉强食的时代,往往出现杀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惨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儒家标榜的太平盛世,由于新的统治者制定了奴隶规则,重视生产,奖励农桑,同时规定了服役和纳粮的数目及办法。老百姓虽然当牛做马,毕竟还有口饭吃。于是,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暂时做稳了奴隶。但尖锐的阶级矛盾潜伏在内部,随着土地兼并的激烈和劳役赋税的苛重,奴隶规则又被破坏,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民铤而走险,于是,兵荒马乱,流血争斗的乱世又出现了。"一治一乱",反复循环,历史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局面。那些领头"作乱人物",即农民起义的领袖,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并不能实现他们替天行道,解民倒悬,甚至建立平等天国的理想,而只会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也就是鲁迅说的"给'主子'清道辟路",为日后的"圣天子"的统治驱除顽敌,扫清障碍。
鲁迅批驳了封建史学家和近代历史教科书编纂者们对历史的歪曲和涂饰,一针见血地揭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他满怀悲愤地分析厂中国老百姓的艰危处境:"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当强盗来时,认为他们是官府的顺民,当然该被杀掠,而官兵一到,又以"从逆""附匪"的罪名来杀良邀功,可见顺民的处境是何等的两难与悲惨!缺乏反抗性的人们希望有主子拿他们做百姓,甚至当牛马,只要能让他们"自己寻草吃",这就是企盼出现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但在五胡乱华、天下分崩离析和农民大起义的口"弋,广大劳动者确实是想做奴隶而不可能得到。因为采取流寇主义流动作战的农民起义军没有建立自己巩固的政权和根据地,而割据四方的诸侯藩镇更是横征暴掠,"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这时,老百姓迫切盼望"真命天子"的出现,也就是希望另外的主子出来执行或新颁奴隶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因此,所谓的太平盛世便是本族或外族的新主子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让奴隶或百姓能够喘息苏生,勉强维持生存的时代。
1925年的中国究竟处于哪一时代?鲁迅并不点明,因为他希望结束以上两种时代,创造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种时代。当时的中国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力量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说明他们都不满现状,向往恢复古代的太平盛世,而一遇军阀混战,富翁入租界,妇女进教堂,托庇于洋人的保护之下。则分明甘做洋主子的顺民和奴隶了。神往于古已有之的太平盛世,说明当时又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许多人又在寻求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鲁迅认为革命者也是不满于现状的,但无须反顾,不能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新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他观察中同的社会和历史得出的结论。
高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已经呈现在各位面前,更多精彩尽在威廉希尔app 开学季专题!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