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编辑:sx_gaohm

2015-08-31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设计指导思想

运用活动课教学模式,让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活动中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去体验文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

活动课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从半独立研究过渡到独立研究,从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从参加局部研究过渡到掌握全过程的研究,譬如先了解祥林嫂的悲剧,后探究死因,最后探究小说的艺术美感,这一探究的过程,就决定了教学中允许学生互换角色,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实现多元思考。

具体的活动方式:首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探究的角色,然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没有对文本的理解,就难以捕捉文章中的,找不到为角色辩护的依据,活动课的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时,走进那个时代,切身体会在当时环境中的人物的心理、性格。

注意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活动课需要角色有理性的思考,虔诚地面对人物的命运,用触动心灵来感受,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让“共同视域”和“期待视野”达到较好的融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带有一种庄严感,不能让悲惨的命运,深刻的人文内涵,在谈笑中变得浅薄。

当然不同类型的文本,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类对待,因文而教,师生在课堂上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预习中解决)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小说取名为“祝福”的深刻含义。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作深入的研究。

2.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所反映的时代特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整体感知,了解情节

(用社区调查的方式,分角色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放《祝福》中祥林嫂倒毙街头的片段(创设情景)

背景材料:

昨天接到报案,鲁镇街头有一个老妇倒毙在雪地里,我们马上来到了事发现场。现场勘察——老妇满头白发,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她的身旁有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支比她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在座的各位都是鲁镇人,你们都在家里忙着祝福,祈求来年的幸福,而她为什么死在雪地里?她是谁?哪里人氏?因何到此?又是如何落魄到这等地步?谁最后见到她?现在开始社区调查。

法官:她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四婶:她可能是卫家山人,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法官:她怎么跑到鲁镇来呢?

四婶:是卫老婆子介绍到我们家打工的。

(法官对身边的人说“到卫家山去传卫老婆子”)

法官:你们家待她如何?

四叔:她曾两次在我们家做帮工,第一次是冬初,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来的,说是她母家的邻居,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讲好了每月工钱五百文,后来这工钱都被她婆婆领走了。第二次是秋季,仍然是卫老婆子领来的,说是她再嫁的男人贺老六得了伤寒死了,儿子也被狼衔去了,大伯来收了她的屋子,她走投无路,还是卫老婆子领来的,求我们收留她。工钱她是从四婶手中支取的。

法官:她支取了多少钱?

四婶:历年的积蓄,相当于十二元鹰洋。

法官:这些钱那里去了?

四婶:这……您得问问在我们家做帮工的柳妈。

法官:柳妈,你可知道她的钱的用处?

柳妈:用来捐门槛

法官:在那里?

柳妈:在镇西头的土地庙里。

(报告:卫老婆子带到)

法官:你可知道祥林嫂?

卫老婆子:知道,她是我娘家的邻居。那年春上她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我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后来她婆婆把她绑了回去,逼她嫁给贺老六,得了贺家财礼八十千。她儿子二岁时,她丈夫患伤寒死了,儿子四岁时被狼衔去。秋天又经我介绍,回到鲁镇做工,其余情况一概不知。

法官:谁最后见到她?

“我”:昨天下午,我见到了她,我以为她要向我讨钱,但是她问我的却是魂灵的有无。

法官:你说了没有?

“我”: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为了不给她增加苦恼,所以我说“也许有吧”,后来她又问“死去的一家能不能见面”,我心里即刻胆怯起来,说“我也说不清。”

法官:今天的社区调查暂时就到这里,在座各位对自己所举证的材料无疑义的话,请签字画押。

二.理清小说的思路,基于以上事实小说家是如何结构全篇的?(讨论并回答,进行归纳)

打出字幕:

眼前      序幕    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1————2节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节

回忆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节

发展    祥林嫂被逼改嫁         54———65节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0节

眼前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111节

三.倒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倒叙的方式,将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开头,然后通过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这样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祥林嫂的真正死因。同时也表现作者的感情倾向——对祥林嫂深深的同情。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起到了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示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四.探究案情(学生站在自己选择的角色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将出现第二个高潮)

探究的问题是: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

法官:关于祥林嫂死亡案件现在正式开庭,请公诉人发言——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

(按小组分配角色,)

公诉人一:

祥林嫂是个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她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116页第2节)。可是你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她初到鲁镇,你讨厌她是个寡妇(116页第三行);第二次——你猜测她从家里逃出来的时候(116页第4行);第三次——她二进鲁镇时,你说她伤风败俗,不让她参加祭祀(120页第4节)。你 对一个经受了生活苦难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恶她,她把自己的血汗钱拿去捐了门槛,就是想获得做人的权利,而你却说“叫她帮忙可以,祭祀时的饭菜要自己做,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是你剥夺了她生存的希望,你对祥林嫂的死要负责任。祥林嫂死后你还骂她是个“谬种”。(放《祝福》祥林嫂劳动的片段)

公诉人二:

祥林嫂的婆婆,我问你祥林嫂为什么要从家里逃出来?因为你虐待她,她第一次到鲁镇,脸色青黄,可见她生活艰辛,她在鲁四老爷家那么勤快,在你们家肯定是个勤快善良的人,她有权利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的希望,而你却把她当作货物一样捆起来卖掉,你对她的死难道不应该负责吗?(放《祝福》祥林嫂被捆绑的片段)

公诉人三:

柳妈,你本是祥林嫂的阶级姐妹,你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鲁四老爷做帮工,你也是下层劳动妇女,你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你相信天堂、地狱之说,你向

 

祥林嫂灌输的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信条,你对她额头的伤疤采取奚落态度(122页),并把这一话题传扬开去,让鲁镇的人再来鉴赏她的苦痛,给她带来更大的精神伤害,你还给她讲阴司的故事,是你给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她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的死你也有不可推委的责任。

公诉人四:

鲁镇居民,你们有没有责任呢?你们在鉴赏咀嚼了她的悲哀之后,把自己的厌烦和唾弃都凝固在自己的脸上,鄙薄她,冷漠她,而不是同情她。短工——祥林嫂死了,你的回答是那样的简捷而又淡然。鲁四婶——你的一声“放着吧”的吆喝就掐断了她生存的希望。还有你就靠一声“我说不清”,她的死就与你无关吗?你的话加重了她的思想负担,她是带着恐惧走想死亡的。(放《祝福》中鲁镇人讥笑她的片段)

(谈论很激烈,老师要把握尺度)

2.法官:下面进行法庭辩论,要以事实为依据(要求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四老爷:

我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我案头堆放的都是理学着作《近思录集注》《四书衬》,还有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没有从经济上剥削她,也没有从肉体上压迫和侮辱她,没有像她婆婆那样捆绑她,没有像柳妈那样恐吓她,我“皱眉”是因为她是个寡妇,是不祥之人,她再嫁,丈夫又死了,孩子也死了,她的行为不符合封建伦常,什么“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所有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有什么罪?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