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备课必备!高一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编辑:

2017-09-01

本则新闻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

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写到杨利伟以及描写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中国人在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激情澎湃,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种描写式导语的写法容易起到引人入胜效果。

本文的第一部分即导语中,作者对这个航天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4~26段),主体。

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而展开或阐发这个新闻事实,则必须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和资料。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很好地驾驭了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事件。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

第5、6段,写背景。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这个消息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是中国人毫不示弱!这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计划,上天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第27~30段),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四、细读作品,思考问题

1.最后一关,既然“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还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提示: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是极端粗略的,是表面的,真正研制的技术我们一无所知。

2.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提示:用数字列举法。如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如“神舟”一到五号的相继成功发射等,都有力地说明了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3.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另外,所引“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又紧扣文题。

4.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哪儿?为什么这么说?

提示: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最后一句:“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饱含感情,高度概括了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

2.感受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范文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教师编写本课的教案!

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哦,更多请看【高一语文教案】栏目!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粤教版) 

北师大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呐喊》自序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