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编辑:sx_zhanglz

2016-08-24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威廉希尔app 准备了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是“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板块的一首诗歌,根据教材的编写预设,这一板块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理解”与“诵读”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活动)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体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为充分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并最终实现板块教学的目标,在本首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人江河的相关诗歌创作(朦胧诗的相关特点已经在《相信未来》中解决),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背景知识,以及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中国青年在面对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乱走向建设时的喜悦、自信与激情的向往。在大体掌握了这些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作为一首朦胧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尽管总体格调是激情与欢快的,但诗中的一些诗节或诗句还是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变化,如第三诗章的抒情性就比其他诗节更为突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语音、语调的各种变化,去寻找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歌的意象丰富,在诵读活动中,要让学生尝试分析这些意象,理解诗歌用纷繁的意象描绘出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既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从而把握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诗歌主题的深刻领悟反过来又会帮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更准确、传神地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和诗歌节奏的变化去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诗人在面对祖国春天来临时的那份喜悦之情以及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2.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基调;能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准确读出诗人的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

2.难点:对诗歌中一些意象的认识与理解,朗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呈现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阴云密布,无人能够看到国家、民族以及个人未来的时期,20岁的诗人食指用朴实平易的文字,用冷静而炽热的语言告诉人们:相信未来,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若干年后,所有有幸还活着的人真地看到了诗人当年的预言,“文革”结束了,我们的国家从疯狂回归了理性,从寒冬走回了春天。内乱结束了,建设开始了;封闭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地发出了笑声,这时候又有一位诗人站了出来,他放声为所有的变革者唱出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简单的社会背景了解,让学生对《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与《相信未来》两首诗所产生的年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想唤起学生读诗的激情,最初读《相信未来》时,我们更多拥有的是压抑与沉重,现在读《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当初的压抑之情会一扫而空。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读诗的冲动。)

二、诗人江河及社会背景

1.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其大部分诗作与其他朦胧诗人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但他的有些诗作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2.社会背景: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乱中走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作为诗人的江河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并且把这首歌明确地表示要献给所有的变革者。

(诗人和背景知识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大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在诗歌中有那么浓烈的激情,为什么会如此地喜悦和兴奋,这是为准确朗读诗歌并准确理解诗歌打基础。)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