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高二选修1地理第三单元教案:文化景观与环境

编辑:sx_gaohm

2015-11-08

文化景观一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已普遍应用。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二选修1地理第三单元教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景观对环境的反映及对环境的再塑造等,一方面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改变着自然环境;通过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正确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发扬家乡文化,积极建设家乡。

2.通过实例了解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变,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做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的构成”和“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了解了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分类,明确了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影响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板书)

〈师〉:在本单元的第l节中,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说,文化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征”,这节课,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结合在第1节中所学知识,了解一下“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师〉: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较之地球内部和宇宙环境来说,地表自然环境与我们更贴近。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同学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其实,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伴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但是,人类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动物,人类在自我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

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板书)

〈师〉:同学想一想,什么叫自然环境?

〈生〉:自然环境是指处于原始性状太、未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其组合。

〈师〉:我们说,“自然环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它对应的这种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人文环境”。例如,热带原始森林是自然环境,尽管人类不断地采伐它,但是它的自然性状没有受到较大改变;再如,人工热带植物温室,应该属于什么环境?

〈生〉: “人文环境”。

〈师〉:对,虽然温室内的植物是热带森林植物,但是它们是在很强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与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提供了首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在地球上,有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活动有利,有的地方不利。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很有限,所以,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责任。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资料(板书)

〈师〉:从根本上说,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都来自哪里?

〈生〉:自然环境。

〈师〉:对,人们开采矿石、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中凡是人类需要的东西都是人类的资源,有些目前可以获取和利用,有些在未来可以获取和利用。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保存了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更多自然资源的可能性。大家认为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资源?

〈生〉:应该。

〈师〉:在世界范围内,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愈来愈广泛。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少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现象,所以,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界中大多数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该不该节约利用?

〈生〉:应该。

〈师〉:即使是可再生资源,比如生物资源,如果过度的开发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我们应不应该节约?

〈生〉:应该。

〈师〉:可以这么说,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师〉:总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活动所创造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这一自然环境之中,有了人类才有文化的产生,如果没有地球这个自然环境,会不会有人类?

〈生〉:不会。

〈师〉:所以,最终也就无法去谈论“文化”。因此,我们说,自然环境构成了文化的基础,在诸多的文化要素当中,有些文化要素又以其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等构成了文化景观,下面我们再了解一下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

⑴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板书)

〈师〉:我们说,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文化景观又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有直接的影响。比如,在温带半干旱地区和热带湿润的山麓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农业景观相不相同?

〈生〉:不相同。

〈师〉:对,这种不同这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对土地利用不同,如图〖51页〗3.13,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有明显的差异。同样是被利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不同,土地利用形态相不相同?

〈生〉:不相同。

〈师〉:对,内蒙古草原受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构成草原放牧业;斯里兰卡的热带山麓,由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不适合放牧与耕作,形成茶园、种植热带或亚热带相应的果木业;浙江沿海平原,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广阔,河流众多,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在低缓的丘陵上,开垦梯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可见,由于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相不相同?

〈生〉:不相同。

〈师〉:在物质文化景观中,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就是其一。比如,西亚底格里斯河畔盛产芦苇,当地有一种以芦苇为建材的民居;亚马孙河下游,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有一种浮在水上的木屋;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沿海有一种“高脚”的木屋,高脚的作用是防海潮。可见,自然环境是产生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

〈师〉:下面我们以农业景观为例,说明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

〈师〉:我们说,精神文化景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景观基础上的,它受自然的影响相对较少,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是间接的,很多情况是受经济、政治、历史、技术甚至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古代修建的龙王庙属于什么文化景观?

〈生〉:精神文化景观。

〈师〉:对,在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龙王庙一般是比较多的,这种现象是当地人们出于精神上的一种寄托,所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不大?

〈生〉:不太大。

〈师〉:可见,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有大有小,同样的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虫神庙和龙王庙的分布,仅仅依靠虫神庙或龙王庙的分布范围,能不能确定蝗灾或水旱灾害的确切分布范围?

〈生〉:不能。

〈师〉:在我国古代,尽管有些地区蝗灾频繁发生,但是民间有一些治蝗、灭蝗的方法,所以,对虫神的盲目崇拜现象就比较少,因此也就没有虫神庙。

〈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时代,民居的建筑形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比如南方雨水多,屋顶采用斜坡瓦房,便于充分排水,而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少,平房就比较多。但是,到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规律性关系不是很明显了,尤其是现代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南北方几乎没什么两样。

又如,农业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利用土地栽培植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已经出现的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说明了自然的影响在减弱。再如,高一课本中提到橡胶的生产,橡胶的生存条件本来很苛刻,只有在热带地区生长,现经我国科学家的技术改良,可使橡胶的生存范围扩大到北纬22°,这也说明,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因素减弱没有?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